平权法案世纪审判面面观
文:萧东
        2023年6月29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6比3的决定性多数,裁定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在录取学生中考虑种族因素违宪。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John Roberts)表示,长期以来,“大学错误地得出结论,个人身份的试金石不是克服挑战、技能培养或经验教训,而是他们的肤色。我们的宪法历史容不得这种选择。”
加州民权vs.联邦平权 一场不见硝烟的文化之战
文:章宁
        远在东岸的最高法院裁决一出炉,在西岸就读公立学校的一些学生们的信箱中,已收到来自校方的信函。名义上点题高院裁决,字里行间依然有“弦外之音”。这就是近30年,始终笼罩在加州的一场不见硝烟的文化之战、教育之战。
后平权时代华裔学生如何面对内卷?
文:尚颖
        在“后平权时代”,判决本身无法消除华裔学生群体目前普遍“内卷”的状态,提升“软实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才是赢得名校青睐的正确态度。
华裔社区对判决反应不一
文:尚颖
        6月29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哈佛大学和北卡莱罗纳大学基于种族因素录取违宪。这一裁决颠覆了长达60年来美国精英大学实施所谓“平权”(AA:Affirmative Action)招生政策。全美华裔社区对此反应不一。
“熊猫外交”一甲子
文:宋春丹
        1957年5月12日清晨,一架载有300多只动物的专机从北京飞往莫斯科。北京市民赠送给莫斯科市民的大熊猫平平也在其中,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这种国宝动物首次作为友好使者远赴国外。
尼克松访华背后的“熊猫”故事
文:刘永钒
        1972年2月22日,一位身着红色呢绒大衣的金发女性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了白雪覆盖的北京动物园。这位金发美女不是别人,正是美国的第一夫人──帕特·尼克松。
古诗词里读七夕 道尽世间爱恨悲喜
文:飞晨
        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和元宵、端午、中秋一样,在文人墨客的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他们年年此夕,浅吟低唱,道出人世间关于爱情的一切悲喜。
一座体育场背后的时代变革
文:倪伟
        在北京,“工体”两个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国安的主场,装满胜利与失败的记忆;它是大型演唱会的舞台,见证一代代天王巨星的升腾与退场;它也是年轻人狂欢的去处,消化着过剩的精力和激情。
哪里才是大熊猫的家?
文:武林静
        近年来,在各色社交媒体上,有关大熊猫的爆款短视频层出不穷。很多“熊猫粉”能叫出几只自己所喜欢的熊猫的名字,对它们的身世如数家珍。不知大家在看熊猫短视频时,是否想过这一问题——哪里才是大熊猫真正的家,
大熊猫与华盛顿的半世纪“情缘”
文:徐立青
        春末夏初时节,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天气常常晴好而不酷热。华盛顿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下称“华盛顿动物园”或“动物园”)也迎来了一年之中大多数动物最活跃、游客最多的季节。从清早开门到傍晚关门,动物园往往都热热闹闹的。热闹之中最热闹的地方,当属熊猫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