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湾区的90后“码农”
文:余浅
        从16年赴美留学,到19年进入谷歌,江成的职业路径一直走得顺风顺水。运气之外,要想成为一名大厂青年,注定要付出很多。
寻找科技与人文平衡的亚马逊青年
文:飞晨
        作为一名“骨灰级”员工,章一能研究生一毕业,就加入了亚马逊,如今算来,已有整整10个年头。取得今天的成绩,他很谦虚地归因为“幸运”。
大厂,走进又离开
文:徐立青
        欣彤2020年从亚马逊跳槽到TikTok时,正是这个字节跳动旗下的短视频社交平台在美国雄心勃勃发展的当口。年轻的软件测试工程师(SDET)与新兴大厂的“双向奔赴”,颇有一些惺惺相惜的意味。可惜人生很难只如初见。
一部短剧的诞生
撰稿:王仲昀
        “盖伊·特里斯曾经描述纽约是一座“匿名者之城”,太多人在工作时不会让人看见自己的面孔。现在来到横店的人们有理由相信,横店已经成为一座“短剧之城”。
她时代,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撰稿:余浅
        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在美女性华人挺身而出,勇敢追逐梦想,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乌兰:“沃顿妈妈”是如何炼成的
撰稿:余浅
        在洛杉矶华人社区,乌兰名气不小。移民美国近30年,乌兰写过书,当过电台和各大晚会主持人,做过“尼山文化”的宣传大使,还活跃在社团事务中,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侨界“名人”。
枫叶:做那片与众不同的叶子
撰稿:董乐
        Zoom镜头下的她,在一片暖色的家常背景里笑着,一双杏眼也有了大幅弯曲的弧度。或许是舞者的习惯,她的头发向后梳得很利落,即便是坐着,脖颈也呈现一种向上挺拔的姿态。
刘天:勇闯好莱坞的中国女孩
撰稿:飞晨
        初见刘天是在一个晴朗的午后。她穿着一件长裙,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容,娇小可人,完全看不出已是一位久经沙场,身经百战的摄影师。有人评价刘天,就像一株沙漠里的玫瑰,坚韧、独立、娇艳明媚,野蛮生长。
陆祎玮:大胆追梦的“养成系”画廊主
撰稿:张薇
        留学生、摄影师、导演、撰稿人、策展人、画廊主、社交媒体博主、评委、藏家……一连串的头衔,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说,陆祎玮是一名十足的“斜杠青年”。
四川三星堆遗址: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提起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世人如是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