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移民:逃离还是相守?
文:苏晚
        2023年7月,美国移民局(USCIS)更新了一组数据显示,2022财年USCIS迎来了967,500名新公民,比去年增加了20%,这也创造了近15年来入籍美国人数的历史新高。
EB-1为何如此吸引国人目光?
文:飞晨
        在美国移民局(USCIS)公布的2022财年数据中,EB-1A杰出人才移民中国申请人数高达3422人,占该类别总申请人数的32.7%,居各国榜首。进入2023财年,中国申请人数依然居高不下,仅第二季度的申请人数就达到了1435人。庞大的人口基数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排期短,限制低,无学历与语言门槛,无雇主支持与经济担保等诱人条件,依旧使EB-1A深受国人青睐。
EB2和EB3:稳妥但漫长的职业移民之路
文:张薇
        对于大多数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来说,EB-2和EB-3是较为稳妥的职业移民方式,但根据当前形势,这两类职业移民的申请人较多,等待排期时间较长,是一条需要扛得住压力、耐得住时光的漫长移民之路。
EB-5卷土重来,看上去很美?
文:余浅
        80万美元换一张美国绿卡,你愿意吗?2022年,美国总统拜登签字批准EB-5投资移民区域中心延期新法案,让停滞一年多的EB-5区域中心项目重启。摇身一变后,新EB-5将最低投资金额增加到80万美元。
选择适合自己的移民之路
文:余浅
        不可否认,移民是当下华人世界的热门话题。要不要移民,如何移民,移去哪里,移民之后怎么生存?每个人的关注点,或许不同,涉及的具体移民问题,五花八门,各有侧重。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移民亦是如此。
贵州“村超”,以足球为名狂欢
文:何映宇
        云很低,层峦叠嶂。榕江,贵州黔东南的一座小县城,今年5月之前,尚不为太多人所熟知,但一场村级足球比赛改变了这一切。
这些影视剧源自真实案件
文:应琛/刘绮黎
        都说艺术源自于生活,但现实往往比影视作品呈现得更可怕。以下这些影视剧的背后,都是一桩桩发生在至亲之人间的真实案件。
中秋节的“国际范儿”
文:张薇
        庆祝中秋是炎黄子孙沿袭了千百年的传统。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佳节也逐渐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节日。虽然各国对节日的称谓、过节的方式和习俗各有千秋,但都寄托了人们团圆的渴望、对生活的希冀和对未来的向往。
古诗词里过中秋 道不尽的“中国式浪漫”
文:飞晨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张九龄《望月怀远》)。自古以来,月亮总是文人墨客最为钟情的题材,它的盈亏圆缺总能牵起人们心中的涟漪,生出怀家想国,思念亲友,渴望团圆的美好情愫。
当代中国年轻人怎么过中秋?
文:苏晚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普及于汉,定型于唐初,盛行于两宋之后。早在《周礼》一书中,就有“中秋”一词的记载。纵观小红书、抖音、B站等一众社交平台,不少注重节日仪式感的当代中国年轻人,过中秋的正确姿势,一言以蔽之就是既传统又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