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的“中国音乐符号”
文:钱琳琳
        在洛杉矶音乐圈,荷蓓蓓已经拥有很多的第一次。日前她接受了《美华》杂志的专访,敞开心扉谈起了自己的音乐之路。
“Z世代”的二胡代言人
文:李州
        《美华》杂志独家对话当今中国民乐界的“顶流”,被誉为“Z世代”的二胡代言人——陈依妙。
陆鹏亮:珐琅是东西方艺术交流的绚烂“花朵”
文:梁大为
        陆鹏亮,大都会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专门负责中国装饰艺术工艺的副主任。中国装饰工艺在西方称为Decorative Arts,包罗万象,以瓷器为主,瓷器、玉器、漆器,各种金属制品,包括丝织品和珐琅器等。
打捞熊式一:“中国莎士比亚”的传奇人生
文:仇广宇
        他是20世纪30年代海外最知名的中国作家熊式一。他的名字,一度与著名作家林语堂并列称为“林熊”。
施刘秀枝:点燃生命之火为艺术而舞
文:余浅
        只要在宝尔博物馆上班,她每天都是忙里忙外:查看展览布置、接待重要客户、参加各种会议、策划筹款晚宴……认识她的人,几乎没有不被她超级忙碌的行程安排、充沛旺盛的精力,以及亲力亲为的做事风格所深深震撼。尽管年过七旬,除了一头青丝换了银发,一切似乎和30年前没什么不同。
宝尔换帅迎“华裔”血统馆长
文:余浅
        身材高大,笑容可亲,和宝尔博物馆新任馆长兼首席执行官肖恩·奥哈罗博士(Dr. Sean O’Harrow)聊上几句,很容易被其随和谦逊的性格,广博深厚的艺术底蕴所感染。临危受命担任宝尔博物馆的“当家人”一个月,奥哈罗正在慢慢进入自己的角色。
许杰:美国博物馆里的华人骄傲
文:梁大为
        许杰,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兼首席执行官,是第一位在美国大型艺术博物馆担任馆长的华裔,也是第一位入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的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
李白与大唐
文:孔冰欣
        李白(701年—762年),中国诗史上一座飘然思不群的高峰,实质上也难以避免人性的弱点,难以避免卷入帝国正午那条轮转不休名利链的无底漩涡。当我们在谈论李白的时候,我们更在关注被无数人向往、又被无数人误读的大唐。
92岁“敦煌少女”常沙娜
文:倪伟
        她是“永远的敦煌少女”,她是“敦煌守护神”的女儿,她是梁思成、林徽因病床前的学生,她是人民大会堂的装饰设计师,她是中央工艺美院在任时间最长的院长……她是无数标签汇聚的一生,如今,她是一个蹒跚在记忆迷宫里的九旬老人。
大都会博物馆孙志新:讲述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联系
文:梁大为
        孙志新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的中国主任。其实他的职位全称应该是布鲁克·拉塞尔·阿斯特策展人(Brooke Russell Astor Curator)。在美国,很多大学教授和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岗位都是由一些基金会或个人来赞助支持的,这些人的职位前面就会加上基金会或个人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