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世界音乐语言唱响中国故事 女中音歌唱家杨光的艺术人生
采访、撰稿|郭燕
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一个普通家属院里,每当傍晚降临,楼道里常会听到一阵年轻、悠扬的歌声。这不是哪个剧团的演出排练,也不是收音机里的歌曲,而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在歌唱。她叫杨光,穿着最喜欢的裙子,两手握在胸前,学着歌唱家的台风,有模有样地唱着……
“像水一样”,做世界的伟丽 专访亚洲首位UFC世界冠军张伟丽
记者|吴雪
吴彦祖日前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一张被UFC女子草量级冠军张伟丽“锁喉”的照片,画面看起来很风趣幽默,实际上却饱含深意。更值得玩味的是他的配文——“12年前,我曾告诉UFC老板需要培养一位中国冠军,几年后,伟丽出现并开始了她在UFC的统治地位”。
从超级金满贯到“饭圈”斗士 乒坛“孤勇者”樊振东眼中的热爱与坚守
撰稿:胡晓娟
2025年8月31日,德国萨尔布吕肯俱乐部的主场将迎来一位特殊的球员,因为他,世界乒坛刮起了一阵风暴,德甲门票提前一个月售罄,季票在3分钟内被抢购一空,官网因申请人数过多而暂停会员注册,俱乐部不得不增设临时看台应对观赛狂潮。
唐人街的最美“守望者” 专访美国知名社会学家周敏
采访、撰稿|余浅
她曾是广东中山糖厂的一名普通老师,却在时代的浪潮中抓住机遇,成为美国社会学界的顶尖学者;她是美国唐人街的最美“守望者”,以一本《唐人街》颠覆学界认知,重新定义移民社区的潜力与价值;她在异国他乡历经低谷,却以坚韧与智慧书写逆袭传奇;她不仅是一位严谨的社会学家,更是儿子心目中的“女神”。
Jimmy啊,来中国学“梗”!专访华裔国际脱口秀明星欧阳万成
记者|阙政
说起当下国际脱口秀界的最新顶流Jimmy O. Yang,上海人都会心领神会地接一句:哦,Jimmy啊——熟门熟路,像老邻居一样亲切。
Labubu背后的男人 泡泡玛特王宁的“慢商业”哲学
记者|杨智杰
看上去无用的潮流玩具,为何会激发如此强大的消费市场?过去几年,泡泡玛特的商业模式被无数人研究。创始人王宁始终保持低调,但他的性格却塑造了如今的泡泡玛特。理解王宁,或许能从一个新的视角洞察泡泡玛特。
飞虎队老兵:永恒的历史丰碑
撰稿:徐一凡 陆杰夫
八十余载岁月如梭,历史的烽烟中始终铭刻着一群翱翔于滇缅苍穹的雄鹰——他们是飞虎队。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里,这些来自中美两国的年轻人以血肉之躯筑起“驼峰航线”,在枪林弹雨中架设生命的桥梁,用青春与热血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壮歌。
从影视明星到话剧“拓荒人” 贾一平:用时光点一盏属于中国戏剧的灯
采访、撰稿|郭燕
“戏剧是时间的建筑,而我,只是个安静的筑梦人。”贾一平说。
你不知道的邓丽君
记者|何映宇
网上流传着邓丽君翻唱迈克尔·杰克逊的经典《Beat It》,她用狂野的舞台表现力,颠覆了一贯的温婉形象,让人们看到了她音乐上的多样性和创新精神。
从湘西苗寨到美国总统图书馆 张简:插上“梦想翅膀”的文化摆渡人
采访、撰稿|余浅
在接受《美华》杂志的专访时,张简说:“文化和旅游交流可以搭建桥梁,消除隔阂,这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