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Dim Sum餐厅地图:十大必试广式早茶店全攻略

撰稿:飞晨

        粤式点心,起源于中国南方岭南地区。自明清以来,随着“茶楼”兴盛,早茶文化逐渐融入广府人的日常。人们讲究“一盅两件”,即一壶香茶搭配两款小点,既是滋味,也是社交。点心之“点”,并非饱腹主食,广东人讲究“食不厌精”,点心因此成为早茶里必不可少的精致陪衬,却在茶楼氤氲的热气里,滋养出一套别具岭南气质的饮食哲学。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华人移民潮起,粤式点心跨越大洋,登上美国的餐桌。最早的点心店出现在旧金山、洛杉矶等地的唐人街,服务对象多是远渡重洋的劳工。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第二、三代华裔的成长,以及新移民的到来,点心逐渐从社区内部的慰藉,成为全美食客都愿意尝鲜的佳肴。如今,点心在美国早已超越了“华人饮食”的标签,成为城市美食版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美国Dim Sum餐厅地图。

在地化的粤式点心

        美国的粤式点心店,走过了一条有趣的在地化道路。

        其一,是地域分布的多样化。 早期的茶楼几乎集中在唐人街,但随着移民群体逐渐迁入郊区,更宽敞、现代化的点心酒楼应运而生,甚至出现了融合菜系的创新点心。

        其二,是经营模式的变迁。 从推车点心(dim sum carts)的怀旧风情,到如今点单式的高效模式;从传统粤式,到带有川菜甚至是美式改良风味的菜单,美国点心业态显示出强烈的适应性。

        其三,是消费群体的扩张。 点心早已不是华人独享。周末的茶楼里,常能看到美国家庭举家前来,点上烧卖、虾饺,再配一壶普洱。对他们而言,点心既是异国风味,也是一种“食文化体验”。

北美一家广式早茶店内的推车点心。图/Newscom

全美十大必试点心店

        下面,我们以城市为划分,带你走进全美范围内值得一试的十家点心名店。这些餐厅既承载传统,又展现创新,汇聚了粤式饮食文化在美国生根发芽的多彩面貌。

 

【洛杉矶】半岛海鲜酒家(Five Star Seafood Restaurant)

        圣盖博谷堪称美国的“点心第一谷”,而半岛酒楼无疑是其中的翘楚。坐落在圣盖博希尔顿酒店内,这家高端酒楼空间阔大,装饰华丽,常被选作婚宴场所。点心种类丰富,从经典虾饺皇、豉汁凤爪,到精致小巧的流沙包,每一道都延续了传统茶楼的手艺。周末早午时段,餐厅人声鼎沸,推车点心在桌边穿梭,仿佛回到岭南老茶楼的氛围。

半岛海鲜酒家。图/半岛海鲜酒家官网

半岛海鲜酒家。图/半岛海鲜酒家官网

【洛杉矶】金龙海鲜酒家(Golden Dragon Seafood Restaurant)

        作为洛杉矶唐人街的代表,金龙海鲜酒家有着典型的老派茶楼气质。红木桌椅、雕花装饰,带着一丝时光的味道。点心出品扎实,传统款式齐全。这里是游客与本地人交织的地方:一桌可能坐着观光客品尝“初体验”,另一桌则是老侨社区的日常聚会。金龙的意义,更多在于“唐人街的文化符号”。

金龙海鲜酒家。李飞 摄

【旧金山】羊城茶室(Yank Sing)

        在旧金山,羊城茶室是不可不提的名字。成立于1958年,它见证了湾区点心文化大半个世纪的发展。作为湾区最高档的早茶餐馆,羊城茶室口碑极佳,排队等位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与传统的粤式早茶店不同,羊城的店面主打简洁风,以推车点心闻名,服务员推着小车,车上摆满晶莹剔透的虾饺、油亮喷香的叉烧包,食客随手一指,热气腾腾的点心便上了桌。它的招牌上海小笼包尤其有名,皮薄馅足,汤汁鲜美。羊城的客群非常国际化,常常能看到西装革履的上班族与背包客同桌饮茶,这也让它成为湾区多元文化交织的一个缩影。

羊城茶室。图/羊城茶室官网

羊城茶室的点心。图/羊城茶室官网

【旧金山】景成酒家(City View Restaurant)

        位于中国城的景成酒家,以精致、干净、现代的点心闻名。就餐环境舒适,简洁明快的装潢,很有亲和感。景成家的点心主打新鲜与摆盘美感,烧卖金黄饱满,煎萝卜糕外脆里嫩。午间时分,不少白领、或家庭前来小聚,喝上一壶茉莉花茶,点几款点心,既能满足口腹,又显轻松闲适。

景成酒家。图/景成酒家官网

景成酒家的点心。图/景成酒家官网

【纽约】金丰酒楼(Jing Fong)

        位于上西区的金丰酒楼是纽约最大的酒楼之一,据说可以同时开宴800席。每日开门,推车点心穿梭不息,场面蔚为壮观。金丰的经典在于种类繁多:粉蒸排骨、牛百叶、肠粉应有尽有,甜点如榴莲酥、椰汁糕深受食客喜爱。金丰不仅是餐厅,也是纽约华埠的公共空间,婚宴、生日、慈善宴会乃至企业派对,都曾在此举行。可以说,金丰酒楼承载了几代华人移民的共同记忆。

金丰酒楼。图/金丰酒楼官网

【纽约】添好运(Tim Ho Wan USA)

        来自香港的米其林星级点心店“添好运”,在纽约的落地生根,标志着点心从社区餐馆走向国际美食舞台。添好运 (Tim Ho Wan) 一直号称“最便宜的米其林餐厅”,在纽约,人均消费不到40刀,实属业界良心。据说,餐厅使用的部分面粉仍由香港空运而来。添好运的招牌是酥皮焗叉烧包,不仅颜值很高,味道也很棒,几乎人手一份。店内装修简洁,年轻客群居多,成为留学生和白领的聚集地。它象征了点心的“轻量化”与“快餐化”,让更多人能以轻松的方式接触这门饮食文化。

添好运。图/添好运官网

【波士顿】聚喜酒楼(Sun Kong Restaurant)

        波士顿的点心版图并不如纽约、旧金山热闹,但聚喜酒楼依旧守住了一方天地。餐厅位于莫尔登市,是当地华人周末聚餐的首选。聚喜从来不以奢华见长,而以味道取胜。干蒸烧卖扎实鲜香,糯米鸡叶香浓郁。对于远离南加、纽约的华人来说,聚喜是一份朴素却可靠的安慰,也是每一个波士顿留学生难以忘怀的老地方。

聚喜酒楼。图/聚喜酒楼官网

【华盛顿DC】Q by Peter Chang

        在DC地区,最火的点心名店莫过于Q by Peter Chang。Peter Chang 曾经是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主厨,后来他自己分别开了三家餐厅,Q by Peter Chang就是其中之一。这家餐厅平日供应川菜、湘菜融合菜,但在周末早晨,会摇身一变,推出早茶自助。虾饺、凤爪与川味小吃同台亮相,别具一格。店内常常高朋满座,许多年轻食客慕名而来,在这里体验“新派点心”。这家餐厅代表了点心在美国的另一种路径:与其他菜系碰撞,创造新的风味。

Q by Peter Chang。图/Q by Peter Chang官网

Q by Peter Chang的点心。图/Q by Peter Chang官网

【休斯顿】珍宝楼(Ocean Palace)

        休斯顿的珍宝楼,坐落在中国城,是得州最大的海鲜酒楼之一。门前荷塘碧叶摇曳,别有风味。餐厅原本主营粤菜,后来开辟早茶,结果一炮而红,每日人气爆棚。珍宝楼的点心选择极其丰富,几道“必吃”单品令人念念不忘。首当其冲的便是菠萝流沙包,可爱的蘑菇头造型、酥脆的菠萝外皮,让人食指大动。除了流沙包,还有鲜虾炸两,将油条的酥脆与肠粉的柔滑结合,再添虾仁,鲜美升级。、周末的珍宝楼,常常是家庭聚会的场所,孩童在餐桌旁追逐嬉闹,老人慢慢品茶,俨然一幅广州早茶的缩影。

珍宝楼。图/珍宝楼官网

珍宝楼的菜品。图/珍宝楼官网

【西雅图】翠苑酒家(Jade Garden)

        西雅图的翠苑,是华埠最受欢迎的点心店之一。店面不大,却总是人潮涌动。翠苑以味道取胜:虾饺皮薄馅鲜,凤爪软烂入味,肠粉爽滑透亮。与其他早茶店不同,翠苑每天上午九点便开门迎客,是真正意义上的“早茶”。晚上则营业至深夜,成为夜归食客的避风港。在这里,一壶茶、一笼饺,是许多西雅图移民与留学生最温暖的慰藉。

翠苑酒家。图/翠苑酒家官网

翠苑酒家的菜品。图/翠苑酒家官网

点心之外:文化与未来

        美国的点心文化,远不止于餐桌。它背后承载着移民的奋斗与乡愁,也折射出中餐的全球化进程。从唐人街的推车小店,到米其林的星级餐厅,点心正以多样的姿态在美国落地生根。

        未来,点心或许会走向更多元化:结合本地食材,推出更健康的轻食版本;或借助社交媒体,让点心成为年轻人打卡的新标签。无论形式如何变化,那一壶茶、一笼饺,始终承载着人与人之间的温度。

        在美国,点心不仅是一种食物,它是一段历史,一份情感,也是文化交流的窗口。

 

(本文为《美华》杂志综合网络相关内容整合、改编而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侵犯版权。如有意转载,请与《美华》杂志社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