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留学黄金时代正终结? 2025留学新政、就读须知和新生指南

撰稿:董乐
图片:Shutterstock

        时隔四年,特朗普重返白宫,今年迄今为止的一系列政策让许多有赴美留学计划或已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人心惶惶。
        美国华人联盟会长薛海培曾对媒体表示,他1987年赴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社会学系就读研究生时,受到了最热烈的欢迎。那段卡特总统时期的中美学术交流与此时的特朗普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
        许多人不禁发问:赴美留学的黄金年代终结了吗?怎样才能顺利入境美国?如何应对文化冲击,更好地适应美国学术圈和社交圈?

F-1签证是美国的非移民签证,专为希望在美国完成学术或语言学习计划的国际学生而设。

学生签证挂钩社媒

        留学生需要持F-1学生签证进入美国。F-1签证是美国的非移民签证,专为希望在美国完成学术或语言学习计划的国际学生而设。
        持F-1签证的学生必须注册全日制课程,通常本科生每学期至少修满12个学分,研究生则依所在项目要求而定。该签证允许学生进行适量的校内工作和校外工作,F-1学生可在校园内每周工作最多20小时(在学期间),假期时可全职工作;只有在完成一个学年的学习后,学生才能获得特定的校外工作许可,如选择性实践培训(OPT)或课程实践培训(CPT)。
        如果F-1学生离开美国短期旅行,返回美国前需确保持有有效的签证和学生身份证件(如I-20表格)以便重新入境。F-1学生签证持有者可以携带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作为F-2依附,他们可以在美国居住,但通常不能工作。
        签证上的有效期不等同于其可以合法在美国逗留的时间。学生可以在项目完成后,有60天的时间准备离开美国,换学校或更改其移民身份。

今年6月18日,美国国务院通知美驻外使领馆,对所有申请赴美学生签证的外国人进行社交媒体等网络活动审查。

        今年6月18日,美国国务院通知美驻外使领馆,对所有申请赴美学生签证的外国人进行社交媒体等网络活动审查。美领事官员将重点审查可能对美国政府、文化、制度等持有异见的贴文和信息。美领事官员将对学生签证申请人的网络活动“详细备注”,同时“截图保存证据,以防相关内容被删改”。
        学生签证申请人如果未能将社交媒体账户设置为“公开”状态并接受审查,可能会被拒签。建议删除或隐藏任何可能被误解或引起争议的内容,特别是与政治、宗教、暴力等敏感话题相关的帖子。

 

完成学业后,所有符合条件的F-1学生可以申请最多12个月的OPT。

OPT政策密切关注

        OPT的全称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也称选择性实习培训政策。该政策为持有F-1签证的国际学生提供了在美国合法工作的机会,以获取与其学习领域相关的工作经验。
        完成学业后,所有符合条件的F-1学生可以申请最多12个月的OPT。这12个月的时间可以在完成学业前(Pre-completion OPT)或完成学业后(Post-completion OPT)使用,大部分学生通常选择在完成学业后使用。对于攻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学位的学生,OPT可以延长额外24个月。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STEM领域毕业生可以享有最长36个月的OPT时间。
        学生通常可以在学位课程结束前90天至课程结束后60天内申请OPT;对于STEM OPT延期,申请需要在最初的12个月OPT期间内递交。
        学生不需在申请OPT时就有工作机会,但在使用OPT期间,必须从事与学位相关的工作,这份工作可以是全职或兼职,受薪或无薪,在学校或商业机构均可。对于STEM OPT延期,学生必须获得E-Verify系统注册的雇主的雇佣,签订Training Plan(I-983表格)。
        在OPT期间,学生累计失业天数不能超过90天,包括STEM延长期在内的综合OPT期间失业天数不能超过150天。在此期间,学生必须保持SEVP (Student and Exchange Visitor Program ) 系统中个人信息的更新,包括居住地址和雇主信息等。
        通过OPT,国际学生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发展专业技能并提高就业竞争力。从长期来看,获得美国工作经验对于这些学生将来在全球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是非常有帮助的。需要注意的是,OPT政策偶尔会有变化,并可能受到不同政府政策的影响,因此学生应该定期与所在院校国际学生办公室保持沟通以获取最新信息。

 

留学生需要持F-1学生签证以及有效期内的I-20表格进入美国。

如何应对入关检查和海关提问?

        应对美国入关检查和海关提问,对留学生来说可能略显紧张,但只要做好准备,也没有那么可怕。
        第一步便是确保文件齐全,包括护照和签证、已经签字并在有效期内I-20表格及SEVIS收据。再者就是应对海关官员的“盘问”。入关时,海关官员主要关心是否符合法律入境条件,所以不要表现地很慌乱,要冷静、诚实、自信地做好陈述。常见的问题包括:你为什么来美国?你将在哪所学校学习?学习什么专业?毕业后的打算?等等。
        持F-1学生签证入境美国时,对携带多少现金或货币本身没有严格的限制。不过,根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的规定,如果携带超过1万美元的货币或货币等值物(如旅行支票、汇票或银行本票),需要在入境时申报。若不主动申报,不仅会面临罚款,甚至可能会被没收超额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CBP有权检查入境旅客的社交媒体信息,包括手机中的照片、视频、短信、邮件和社交媒体账号内容。建议在入境前,仔细检查和清理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容易引起争议的内容;在接受检查时,保持诚实和合作,不要试图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

 

选课是开启美国学习生涯的重要一步,如何选课也很有门道。

如何聪明选课?

        选课是开启美国学习生涯的重要一步,如何选课也很有门道。
        首先熟悉专业及学位的要求,每个专业都有特定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确保知道需要修读哪些课程才能顺利毕业。很多课程只在特定学期开放,因此最好制定计划,提前考虑,合理安排。学校通常提供学业顾问服务,他们会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帮助制定课程表,并确保课业符合各项要求。
        在学业初期,优先选择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作为学业的基础,在通常情况下,完成这些基础课程才能选择学习高年级课程。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选修课,探索感兴趣的领域,开拓事业,丰富知识面。
        每学期选择课程时,要考虑课程的难度和工作量,保持学业及生活的平衡。有些学期可能会有特别困难的课程,搭配一些较轻松的选修课是个不错的策略。教授的教学风格也是影响选课的一大因素之一。提前在学校网站和各大学生社群了解教授及课程评价,帮助自己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课程。
        大部分学校允许在学期初有一个“加退课”期间,灵活观察和调整自己的课程安排。如果发现课程不合适,可以在这个时间窗口进行调整。

 

多听、多说、多练习英文,让自己的课堂发言更为顺畅。

如何适应美国课堂互动逻辑?

        中国留学生的托福成绩普遍不低,但是语言考试的分数却和课堂上的发言情况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沉默寡言,这种“隐身”状态让美国教授们很是头疼。
        英语不是母语,即便应试考试成绩很高,但语言表达方面的困难仍然存在。词汇量、语法、发音等各方面因素,使得中国留学生难以自如地表达观点。中国学生可能还无法完全理解教授和本地同学一些地道的英语表达,语速快、俚语多,这也会影响参与讨论的信心。
        除去语言障碍,沟通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也是影响中国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重要因素之一。相较于美国,中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注重单向地传授知识;“三思而后行”的谦逊文化使他们希望自己输出的观点都是正确的。然而,大部分课堂讨论没有对错而言,表达观点更是一种学习方式。中国留学生总想在深思熟虑以后给出一个正确答案,害怕被人嘲笑或影响成绩,这种内心的“批判者”阻止了他们勇敢发声,从而选择沉默。
        对于这种困境,中国留学生要改变心态,克服心理障碍,积极应对文化冲击。不是所有人的问题都很深奥,所有人的发言都有深度,轻松的交流氛围,畅所欲言的课堂环境,才会有不同观点的精彩碰撞,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
        其次,可以转变方法,在课前做好必要的预习和准备,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自信,有助于自己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
        再者,平时多听、多说、多练习英文,提升语言短语,让自己的课堂发言更为顺畅。

 

每学期选择课程时,要考虑课程的难度和工作量,保持学业及生活的平衡。

如何突破中国“朋友圈”?

        中国留学生抱团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如果只愿意和中国人交往,出国留学就失去了很大一部分意义。
        中国留学生对自身英语能力的不自信、对他国文化的不熟悉、与他国学生观念和习惯上的不同,致使他们倾向于选择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另外,在一些深受中国人欢迎的专业,中国人占比非常,也使得他们失去一些和他国学生交流的机会。
        由于害怕出错和被嘲笑,中国学生普遍比较害羞,不敢先向对方抛出橄榄枝。这种不自觉流露出的疏离和封闭态度,让不少外国同学敬而远之。主动和外国人交流,是融入当地社交圈的第一步。友好地打招呼,介绍自己,在课堂上积极地参与交流,让别人觉得自己是开放和渴望交朋友的。
        其次,要积极地熟悉当地文化,创造相同的交流话题。参加学校的学生社团,参加音乐节、电影节、艺术展等各种文化活动,收看当地的电视节目或YouTube频道,都是打开话匣子的好办法。
        另外,适当的打工也是了解当地社会文化的方法之一,但也要妥善安排,在打工和学习之间做到很好的平衡。制订详细时间表,细致规划学习、工作和休息时间,并且尽量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或灵活性较高的工作。

 

一名留学生刚刚搬入校内宿舍。

如何保证住宿安全?

        选择住宿是留学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决定。
        校内宿舍通常靠近校园,方便上课和社交,但可能会较为拥挤,限制隐私。校外公寓相对独立,提供更多空间和自由度,在选择时务必了解所在社区的安全状况,可以通过查看犯罪率统计数据、阅读当地新闻、咨询在该地区居住的学生或居民来获取信息。寄宿家庭则方便深入了解美国文化,适合语言学习,但需提前找好合适的家庭。

 

一名学生正在做心理辅导。

获得心理健康支持?

        留学生在异国他乡学习和生活,可能会面临许多挑战,获得心理健康支持非常重要。
        大多数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包括心理咨询、团体治疗和心理健康研讨会。可以了解学校的健康中心,并主动预约。同时,也可以向教授、学术顾问、国际学生办公室相关人员倾诉,获得排解。
        建立同龄朋友网,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受,互相支持;查找当地社区中心或心理健康机构,寻求专业支持。在美国,有许多心理健康热线提供24/7的支持,匿名且专业。例如,国家自杀预防热线(1-800-273-8255)提供危机干预和咨询。积极利用在线资源,例如BetterHelp、Talkspace等在线心理咨询平台,获得心理健康支持。
        此外,一定要练习自我照顾,发展健康的生活习惯。规律的锻炼、均衡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都是减压的重要手段。

(本文为《美华》杂志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侵犯版权。如有意转载,请与洛杉矶中国文化发展中心《美华》杂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