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到徽州 在美国遇见荫余堂

撰稿|飞晨
摄影|李飞

        在马萨诸塞州萨勒姆(Salem)镇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博物馆,名叫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Peabody Essex Museum),简称PEM。上世纪90年代,这里迎来了一件特殊的藏品,一栋徽州古民居——荫余堂。

荫余堂,现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的PEM博物馆一隅。

        PEM是一座很特别的博物馆。它的规模不大,馆藏量仅130万件,却以收藏东方艺术而远近闻名。在众多藏品中,有来自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书信手稿,这全要归功于他们的美国朋友费正清。费氏夫妇去世以后,他们的女儿将珍藏在家中的梁林夫妇信件,捐给了PEM博物馆。把私人物品捐献给博物馆是美国的一个传统。在美国,几乎每个城市、小镇,都有一个叫历史学会的地方,收集和这个地方有关的历史记忆。

        时任博物馆中国艺术文化部负责人的南希·白玲安(Nancy Berliner)女士,当年正是费正清在哈佛大学的学生。她会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和她的导师一样,南希对中国有着很深的情感和密切的联系。当年正是在她的努力牵头下,荫余堂才有机会远渡重洋,幸运地躲过被拆毁的命运。

 

透过PEM博物馆的玻璃窗看荫余堂。

参观者可自由出入每个房间,保证最大限度地欣赏建筑之美。

购买荫余堂

        时间回到1996年。那一年,南希带着博物馆与投资人的嘱托,来到安徽黄村,经村民介绍见到了早已破败、无人修葺的荫余堂,她一下子就被老宅精致的建筑结构所吸引。虽然,之后的日子里南希又先后考察了几十栋徽州民居,却始终不如荫余堂在她心中的地位。

        后来,听闻黄姓人家要卖掉荫余堂,南希想也没想,就答应购买。一波三折的手续办理完成后,1997年底,荫余堂离开了它200多年的故土,以40个集装箱的形式漂洋过海来到了美国。

 

参观者在天井院落内踱步。

荫余堂最大限度的还原了徽州民居的生活细节。

荫余堂的魅力

        让南希如此心动的荫余堂,是一栋典型的中国清代徽派建筑,原建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黄村。它的规模和建制比不上散落在西递、宏村的建筑气派,但也别树一帜。整个建筑占地约400平米,采用两层结构,共有16间卧室,一间中堂和一间储藏室。中庭采用一进院落,呈四方形环绕,从建筑学的角度讲,这是“四水归堂式的天井院落”。取“荫余堂”之名,意为“求祖荫、求富余”,有庇护子孙后代之意。

        参观荫余堂并不免费,需要支付25美元的PEM博物馆门票,同时,还要在官网进行预约,游客要在预约好的时段内,分小组进行参观。这样做的好处也很明显,参观者可自由出入每个房间,保证最大限度地欣赏建筑之美,同时又不破坏建筑本身。

        在参观人群中,有很多熟悉的亚洲面孔,偶尔,会听到其中的几位在轻声讲述自己与中国有关的血脉故事。而能在美国的土地上展开一场“寻根”之旅,这本身就是极少见的体验。一位美国专栏作家在参观荫余堂时感叹道,“站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一片天空”,足见荫余堂的文化价值。

徽州人习惯在客厅堂前的长案桌上摆放“东瓶西镜”,即东边放一花瓶,西边放一面镜子,中放一时鸣钟,象征:终(钟)生(声)平(瓶)静(镜)。

带有很强历史感的女眷闺房。

        有人说,荫余堂就像一枚“琥珀”凝固住了时空。当你踏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永远是带着岁月余温,真实可感的事物。比如,建筑构件上,那些精雕细琢的装饰,体现了工匠精神的最高典范。再比如,天井里的几株中国盆栽,原是不多见的。它们受水土与气温影响很大,在美国偏冷的新英格兰地区极不易生长,但为了符合中国民居气质,博物馆每周,会请专门的园艺师傅前来侍弄。

        为了更真实地还原荫余堂,拆迁时,博物馆方曾要求,务必保持所有建材的完整,即使是一块腐烂的木头,也要带来美国研究复原。同时,博物馆还出资购买了黄姓家族中所有的陈设,并叮嘱工人们不改原貌地进行修复。在厅堂的摆设上,一桌一椅,一花一瓶未见异样,就连条案上的摆件也完整保留了中国民居的风水文化。“东瓶西镜”的陈设,取谐音“平”“静”之意。

        还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字报,毛主席语录或头像,专门给小孩子用的木桶和摇篮,以及传统的床板和民国时期流行的壁纸,这些都按原样保存了起来。唯一的变化来自天井中的水池,它原是用于防火,但美国人却在池中养起了大金鱼。

天井院落中的水池,它原是用于防火,现在却在池中养起了大金鱼。

荫余堂曾经的主人黄家的老照片,也被整体搬了过来。

        在荫余堂,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所真实的徽州民居,还有一个家族的兴衰历史,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唯一令人遗憾的是,老房子因为长时间不再住人而渐渐缺乏生气。带领参观的工作人员说,当时运来的很多物件正在风化,负责该项目的南希女士曾多次重访中国,并采购相似的民间用品作为替代。加之,新英格兰地区的气候与徽州截然不同,年迈的砖瓦自然经不起冬日里狂风与暴雪的侵袭,只能通过仿制品还原屋顶。为此,博物馆还修建了可闭合的顶棚来保护荫余堂。

 

荫余堂内大量还原了曾经的建筑、生活细节。

荫余堂内大量还原了曾经的建筑、生活细节。

新的使命

        从1997年拆迁动工,到2003年正式向公众开放,荫余堂经历了6年的修整,最终完好地呈现在了大众面前。论规模和地位,荫余堂够不上县级保护资格。若不是这次迁徙,它早就随着城市改造的洪流被拆个精光。荫余堂也实在不够气派,却逃过了命运的劫难,与千千万万被损毁的老宅相比,荫余堂无疑是幸运的宠儿。

        而美国人对待荫余堂的诚实态度,也着实令人感动。在荫余堂里,没有颓唐破败,也没有玻璃水泥,有的只是时间洗礼冲刷后的沉稳,以及尊重历史的诚恳。所以,只要文化能被保护,由谁来看管或拥有并不那么重要。

荫余堂内大量还原了曾经的建筑、生活细节。

荫余堂内大量还原了曾经的建筑、生活细节。

        如今,荫余堂的故事可能不会再发生。在它被迁出后不久,中国相关部门即出台政策,禁止历史建筑的整体出海。荫余堂因此成为全世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建置在海外的徽州古民居。而荫余堂的存在,对于很多人来说,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它给“寻根”的人带去一点情感联系,又让“怀乡”的人找到了一点精神慰藉,不管你的肤色与文化背景如何,只要走进来,都能找到一些只打动你的特殊记忆。

        过去的200年,荫余堂静观了徽商故里的兴衰,从今天开始,它要陪伴彼岸的人们,感悟生死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