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余浅
移民潮汹涌,肉眼可见。聚光灯下,中产群体更容易成为焦点。
尝试另一种生活,这是很多人移民的初衷。但移民永远不仅关乎个人,更关乎一个家庭的未来选择。拖家带口,远渡重洋,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面临的未知和挑战,可想而知。中产移民,有梦,也注定有惑。
到异国谋生,如何安身立命,这是每一个中产家庭不得不思考的核心问题。
到异国谋生,如何安身立命,这是每一个中产家庭不得不思考的核心问题。图/Shutterstock
工作,是横亘在每个人面前的首个障碍。原先在国内职场打拼数年积累的经验、人脉和资历,很可能荡然无存。加上语言障碍,对很多人来说,移民后的职业身份降级已是必然。美国公司难进,华人公司太卷,似乎成了普遍现象。
于是,一些低门槛的行业,比如Uber司机、餐馆、装修、物流等行业,颇为火爆。但对于不少中产家庭来说,这样的工作,相比国内都市工薪阶层的白领生活,心理落差不小。不少移民中介的宣传语中,只要吃苦耐劳,一定能在美国“勤劳致富”。但硬币也有两面,美国的职场文化和社会环境,有其独特性,亦有潜规则。打工人可能遇到的那些“坑”,有时候一样不少。
一些中产家庭移民美国后,感慨“钱袋子”不够用。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事事忧心。选择移民,通常伴随着对“更好生活”的向往,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衣食住行、教育医疗,都是不小的开支。没有稳定的收入和积蓄作为支撑,如果“坐吃山空”,经济压力之大,可以想象。
美国中产家庭的标准,是当地家庭收入中位数的三分之二至两倍。但不同区域,标准差异不小。以南加州最热门的华人移民城市尔湾为例,2023年度中产家庭的收入在70,869美元到211,548美元之间。这个标准,看似不高,但如果没有一份稳定收入的工作,要想跻身中产,也并不容易。
消费降级现象,在移民群体中,并非少数。一位网友感慨,“国内物价是真的低,大吃一顿才人均100多,湾区这边随便一顿中餐人均50刀……”喝杯奶茶,吃顿饭,买单时默默乘以七,再感叹一声,真贵!几乎成了新移民的标准消费心理活动。去趟Costco,动辄几百美元的开销,也难免让人胆战心惊。
拖家带口,远渡重洋,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面临的未知和挑战可想而知。图/Shutterstock
住房难,则是移民群体的另一大痛处。美式大house虽好,但却居不易。像南加州这样的华人热门区域,一套普通独立屋售价轻松超过百万美元,每年还得缴纳高昂的房产税。而如果去得州、亚利桑那州这样的低房价区域,就业、生活质量显然要大打折扣。
而医疗成本也同样不容小觑,不仅保险费用高昂,自付费用也相当刺眼。在美国,“看病难、看病慢、看病贵”早已不是新鲜事,天价账单屡见不鲜,有病不敢随便看,早已成了不少移民的“意难平”。回国体检、看病在近几年悄然兴起,一位回国治疗血液疾病的老移民感叹,“相比之下,国内不仅方便,费用也便宜不少”。
中产移民的另一个显著挑战在于文化融入。
面对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融入主流文化,找到自己的文化归属和身份认同,是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课题。而要想交出一份满意答卷,种族、语言、教育、生活方式,每一个障碍,都必须跨越。
移民不是隐世,也很难做到“躲进小楼成一统”。许多家庭是为了让孩子接受优质的美式教育,才迈出关键的一步。事实上,孩子更容易融入美国的教育体系,在语言、思维、理念上快速“本地化”。而父母在这方面,往往跟不上孩子的节奏。绝大多数华人移民,他们的生活圈依然仅限于华人社区。美国主流文化,近在眼前,远在天边。
文化冲突,是移民家庭随之而来的一个普遍现象。随着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他们开始疏远传统文化,对抗父母的价值观,强调自我意识,家长不得不经历一个痛苦的阵痛期,来适应这种亲子关系的变化。一些家长感叹,“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
移民,在很多人眼里,是逃避现实问题和疲惫人生状态的解药。但移民显然无法包治百病,对症下药才有效。对于中产家庭来说,在做全家移民的决定之前,理性、全面的评估必不可少。此外,也要进行长远、审慎的规划。无论是从财务、工作,还是教育、医疗、养老,都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找到最佳解决路径。
有人说,移民是勇敢者的游戏,决心、勇气、耐心缺一不可。只要坚持,一定可以找到向往的生活。但移民显然不适用于所有人。一条错误的道路,也可能让自己陷入泥潭,无法自拔。移民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不合适。如果无法调整心态,无法适应全新的环境,仅靠一时热血,很可能是一场有勇无谋的人生冒险。
跨越山海,历尽千帆。要解中产移民之惑,答案就在每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