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奶奶”郑小瑛:音乐世界的孤勇者

记者|仇广宇

        厦门嘉庚剧院,清凉的夜风吹进剧场,歌剧《费加罗的婚姻》即将开演。一位头发灰白、身材高大的老人向乐池中探着身体,对乐队做着开场前的叮嘱。“是郑老师!”提前进场的观众们迅速围拢在她身边,快门声不断在她身边响起。在这样嘈杂的环境之下,老人丝毫不受影响,坚持用洪亮、清晰的声音将话讲完。当她转过身,被工作人员搀扶着走向观众席时,人们才意识到,眼前这位名叫郑小瑛的老人,已经94岁高龄了。
        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来看,指挥家郑小瑛都是一个独特而珍贵的存在。在中国乃至全世界,以90多岁的高龄活跃在古典音乐界的第一线,精力、工作强度都不逊于年轻人,这样的音乐家并不多见。而在历史上,郑小瑛也是新中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而且在33岁时就登上了国际级别的指挥台。1962年,郑小瑛在苏联留学时,在国立莫斯科音乐剧院指挥了难度极高的普契尼歌剧《托斯卡》,获得了海外音乐界的瞩目。
        工作数十年,指挥了无数场音乐会和歌剧后,郑小瑛在退休后依然持续工作,通过办乐团、制作歌剧等方式,致力于古典乐的普及与传播。近几年,为了推广歌剧艺术,郑小瑛的工作室开始在Bilibili、抖音等平台上传郑小瑛亲自录制的视频。视频中的她表情生动,偶尔抖抖包袱,甚至会说“N个”“躺平”这样的网络语言。郑小瑛开始在年轻人中间有了影响力,有人叫她“硬核奶奶”,形容她的乐观和酷劲儿。

 

指挥家郑小瑛。 图/视觉中国

为了41年后的聚会

        94岁的郑小瑛永远不知疲倦。她说起话来仍是中气十足,思路也极为清晰。最近,她在为这部刚在厦门首演完毕的中文歌剧《费加罗的婚姻》担任音乐总监,经常要工作到凌晨一点,对演出内容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从音乐、演奏、歌词修配的问题,再到歌词字幕,她都要严格核对。
        最近这部让郑小瑛投入了不少精力的歌剧,也和她本人有着奇妙的缘分。它曾是1983年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首批毕业生在中国首演的一部中文歌剧,当时的指挥就是郑小瑛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今年也近80岁的女指挥家吴灵芬。2019年9月,郑小瑛的学生、好友们为她庆祝90大寿时,歌唱家章亚伦和吴晓路夫妇提到,他们曾在1983年那版首演的《费加罗的婚姻》中扮演了伯爵夫妻,因戏结缘,戏里戏外都成为恋人,并刚刚度过了结婚40周年的纪念日。说到兴头上,夫妻俩即兴唱起了《费加罗的婚姻》中的一个经典片段,这个场面,让在座的人都感慨万千,仿佛重新回到了当年美好的青春时光中。后来,郑小瑛和剧中费加罗的扮演者刘克清聊天时提到,能不能再把当年出演这部戏的老演员们,包括指挥吴灵芬都凑到一起,再“玩”一回?慢慢地,这个“局”就这样攒起来了。

2019年3月30日,沈阳,郑小瑛指挥沈阳交响乐团演出。   图/视觉中国 

        实际上,《费加罗的婚姻》不仅承载了主创们的美好回忆,也是歌剧史上的一部重要戏剧,值得花大力气复排、介绍给观众。这部莫扎特创作的代表歌剧,是在法国大革命之前第一部挑战贵族权威、强调平民力量的喜剧,在题材上颇具前卫性,其中那些繁复又迷人的多种类重唱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这一切,让《费加罗的婚姻》成为高雅艺术入门者必须观赏的一部剧作。做这种复排和“科普”,自然也是她努力工作的动力之一。
        而且,《费加罗的婚姻》也是一部拥有中文翻译版本的歌剧,这和郑小瑛“洋戏中唱”的理念恰好对上了,这也是她想做这部戏的另一个原因。实际上,她并不同意如今市面上流行的歌剧必须听原文演唱的观点,因为她觉得,原文歌剧造成的语言障碍会导致观众一直盯着字幕,分不出精力去观赏舞台上真正的演出。这次,为了让观众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部歌剧,郑小瑛还特地录制了四段歌剧导赏,分别放在这部剧的四幕之前,透过大屏幕播放给观众。在视频里,她解说了每一幕大致的剧情,告诉人们其中的哪些段落有欣赏价值,值得欣赏的“笑点”“聆听点”又在哪里。

 

2018年10月11日,郑小瑛与山西太原一支民乐团排练。   图/视觉中国

理想主义的孤勇者

        如今的年轻人喜欢郑小瑛生机勃勃的样子,崇拜她丰富的学识和对音乐的热忱,却很少有人能真正体会,她是从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带着什么样的心态走过来的。郑小瑛曾自我调侃是“20后”(她生于1929年),她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就读于南京著名的“淑女学堂”金陵女大,并在读大学前就具有了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这样一个家庭条件优越的女孩,却在1948年,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主动离家出走来到河南中原解放区,加入了中原大学文艺训练班(后改为中原大学文工团),开始教当地毫无音乐基础的同事们识谱、唱歌。
        新中国成立后,郑小瑛被保送到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就读,读书期间,她又因为天赋极强,被到中国访学的苏联指挥家杜马舍夫一眼相中,选为弟子,跟随他学习合唱指挥。1960年,郑小瑛又被公派到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进修歌剧—交响乐指挥,前途一片光明。
        当时,大环境已经有了变化,但郑小瑛为了学习,还是选择在莫斯科心无旁骛地努力。可贵的是,她的几位苏联老师,都在为她作为一名中国女性走上指挥台创造条件,包括她在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导师安诺索夫,在北京时师从的老师杜马舍夫和“伯乐”资深歌剧指挥家巴因。1962年10月,在巴因的举荐和指导下,郑小瑛以研究生的身份在国立莫斯科音乐剧院指挥了难度极高的普契尼歌剧《托斯卡》,成为第一位登上海外歌剧院指挥台的中国人。

2022年8月27日,福州,郑小瑛(左二)携主创在中文版《茶花女》演出后与观众交流互动。 图/CNSphoto

        可能是受到这些师友的影响,郑小瑛也慢慢形成了一种坚持自我的拓荒者人格。到了晚年,她经常单枪匹马地拉起一支队伍,哪怕条件不允许,她也要凭自己的努力创造条件做成事情。1998年,离休后的她受到邀请,以近70岁的高龄孤身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厦门,参与创办了“公助民办”的厦门爱乐乐团。如今,古典音乐已成了厦门的一个城市标签。
        今天,对于她所从事的歌剧制作传播,她依旧采取这种孤勇的态度,她知道歌剧是高端小众艺术,需要政府和社会大力支持,而无法获得任何经济效益回报的,而她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目的就是要宣传、推广以声乐演唱为主要表现手段的高端综合性艺术——歌剧。创作和上演歌剧是一项寓教于乐的文化事业,它的巨大投入完全不可能从商业行为上来弥补。于是,他们只能在政府提供的有限经费中,获得各位参与艺术家的热情支持和理解,尽量压缩舞美等物质投入,尊重表演人才,严守艺术高度,在短短一两年里,保证了《紫藤花》《茶花女》《快乐寡妇》《帕老爷的婚事》《弄臣》和《费加罗的婚姻》等歌剧的成功呈现。
        听起来,郑小瑛对歌剧艺术还是怀揣着一份理想主义。不过,不喜欢空谈的她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的情怀。她只是觉得,可能自己天生有一点正义感,凡事都要追求公平正义。当年,正是这一点点正义感,召唤着她走出了家门,走进了更广阔的世界,之后,也支撑着她走过了近百年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