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胡晓娟
早茶文化,可说是广东饮食文化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饮左茶未?”这是老广们早上最惯常打招呼的用语。清晨的茶楼里,人声鼎沸中,老广们熟练地烫碗、斟茶、叩指感谢,一连串颇具仪式感的动作后,开始享受他们的早茶时光。饮早茶,早就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刻进岭南文化的 DNA 里。
早茶文化起源于清代咸丰年间,当时广州作为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贸易繁荣下催生出了茶楼的雏形——二厘馆,因茶钱仅收二厘而得名。南来北往的贩夫走卒和客商们,只需要花二厘钱,就能在各式各样的路边茶摊里找到一席之地,歇歇脚,点一盅茶,搭配两笼点心,暂时洗去一身风尘。“一盅两件”的早茶文化便由此发展而来,又随着广东华侨华人的脚步传遍世界各地——在外国,广式早茶成为最早的中华美食名片,茶楼在欧美更被称为“Dim Sum House”,正是粤语点心的音译。

顾客正在广州一茶楼饮茶聊天,“一盅两件”广府饮茶的特点。图/CNSphoto
广府早茶有著名的“四大天王”:虾饺,烧麦,叉烧包,蛋挞,更有糯米鸡、龙凤饼、榴莲酥、奶黄包、萝卜糕、凤爪等等,品种多到让人眼花缭乱。据不完全统计,广府点心的种类超过2000个,直接让一顿早餐吃出满汉全席的即视感。
时至今日,广东早已茶楼遍地,尤其是作为早茶文化起源地的广州,从传统百年老店到新派创意茶馆,又或是米其林摘星店,八仙过海,招牌各异,各有各的美妙滋味。从广州到顺德,再到中山,这些名店们连成一张广东早茶地图,成为岭南文化最具风味的名片。

广东早茶名店巡礼。
陶陶居:早茶界的元老
陶陶居创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是真正的百年老字号,145 年来倾倒了不少食客。位于荔湾第十甫路的总店也是第一家店,采用传统岭南窗花设计,典雅的满洲窗、花街砖,梅兰竹菊与岭南佳果皆作为象征融入到环境设计中,犹如一座以“饮茶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博物馆。美国财长耶伦去年来访,在广州的第一顿饭就是在这里吃的。
老牌茶楼的点心通常都是当天现做,并且纯手工制作,陶陶居也不例外。招牌点心大虾饺,制作严谨到褶子都要求13褶,薄透的饺皮包裹着鲜甜的脆笋和大虾仁,表皮以红色的蟹籽做点缀,皮薄肉嫩,Q弹有嚼劲,一口下去鲜美滋味沁入唇齿;黑鱼子香菇烧麦皇个个皮薄馅足,三者的组合将鲜味极致放大;明显产品卡珍芝士焗糯米鸡,看起来像披萨,上层的芝士微酸,奶香浓厚,下层的糯米软糯,配料有咸蛋黄、瑶柱、虾米和干香菇,味道极为丰富和鲜香,还有一口酥豆腐、酥皮水牛奶菠萝包等都是可以闭眼点的美食。

陶陶居第十甫路总店。图/CNSphoto

陶陶居总店,一名服务员为顾客准备点心。图/CNSphoto
广州酒家:百年经典传承
广州酒家始于1935,文昌路老店已经有将近百年历史,中庭里面长了一株枝叶繁茂的小叶榕,坐在树底下早茶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广州酒家拥有数之不尽的粤菜名厨,包括“世界厨王”梁贤、“南国厨王”钟权等,更是“粤菜烹饪技艺”“广府饮茶习俗”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
招牌虾饺皇,外皮半透明,薄如蝉翼,隐约可见粉红色虾肉,鲜虾、猪肉和竹笋的组合口感丰富,鲜美弹牙;古法笑口叉烧包,外皮松软,包面平滑细腻,蒸熟后自然裂开,馅料肉糜与酱汁混合,浓稠入味,甜咸适中;爽脆鲜虾红米肠,红米浆制成的肠粉皮软糯有嚼劲,包裹着油炸的金沙网和鲜虾仁,口感层次丰富,外皮软糯而又酥脆,搭配醋汁或麻酱更佳;八珍甜醋猪脚姜,以八珍甜醋腌制猪脚和姜,酸甜适中,猪皮软糯,姜味清香,富含胶原蛋白,是广式传统滋补点心,非常适合女性食用。

广州酒家文昌路总店。图/广州酒家官网

广州酒家文昌路总店。图/广州酒家官网
白天鹅宾馆:酒店早茶天花板
白天鹅作为中国第一家五星级宾馆,承载着广州人无数关于早茶的记忆,这里的早茶受到过诸如蔡澜等美食家的认可,在其经营的30多年间,共接待过40多个国家的150位元首和王室成员,英国女王也曾在此吃过烤乳猪。连续两年被评为米其林一星餐厅的“玉堂春暖”更是一到周末就大排长龙。
招牌茶点,四色鲜虾饺自不必说,还有以白天鹅名字首创的栗蓉天鹅酥,但凡来晚点都与它无缘,白切葵花鸡、酥皮叉烧包等也很受欢迎,而排名第一还要数橄仁萨其马,这道茶点据说制作难度颇高,工序复杂,制作时间也长,能不能成功全凭师傅个人功力,白天鹅的橄仁萨其马,口感松化,甜而不腻,蛋香、椰香、榄仁香充盈整个口腔,被食客们津津乐道。

白天鹅宾馆。图/白天鹅宾馆官网

白天鹅宾馆。图/白天鹅宾馆官网
泮溪酒家:岭南园林酒家典范
泮溪酒家创办于1947年,在荔湾湖畔,因临近一条叫“泮溪”的小溪而得名,也是岭南园林风格酒家的代表:外围粉墙黛瓦、绿榕掩映,内部迂回曲折、层次丰富,亭、台、榭、廊、轩、阁掩映于碧波绿树之中,独具岭南风韵。
绿茵白兔饺和泮溪马蹄糕是泮溪的招牌,白兔饺由传统粤式点心虾饺改良而来,手工要求极为精细,外形捏成小白兔形状,馅料包含鲜虾、笋尖等,造型可爱,口感鲜美;马蹄糕以糖水拌合荸荠粉蒸制而成,颜色金黄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断,软、滑、爽、韧兼备,入口清甜爽滑,唇齿之间有马蹄的清香。

泮溪酒家。图/视觉中国
北园酒家:艺术大师题赞
北园酒家位于越秀区小北路,毗邻白云山麓,树木茂盛,环境清静,厅堂布局古色古香,园内设鱼池石山,小桥流水,曲径回廊,有“山前酒家、水尾茶寮”之称,与泮溪酒家、南园酒家并称广州三大园林酒家。国画大师刘海粟87岁高龄时,曾到此宴饮,吃得兴起,即席挥毫“其味无穷”大字相赠。
北园的招牌点心玉液叉烧包,曾获“中华名小吃”称号,以松软包皮、多汁叉烧馅和独特的“爆口”造型闻名;鸡丝炸春卷外皮酥脆,内馅以鸡丝、木耳、胡萝卜等搭配,口感丰富;金钱肚以秘制酱汁烹制,软硬适中,酱香浓郁;北园虾饺皇、红米肠、古法皮蛋酥等,都是北园的热门点心。

北园酒家。图/视觉中国
南园酒家:传统老滋味
广州曾有东西南北四大名园,随着时代变迁,四大名园只剩一南一北,并且其他园林式酒家都因为日渐上扬的地租而逐渐缩小了规模,只有1963年开业的南园,仍保留着超过一万平米的占地面积,其中4500平米都是葱郁的山水绿植。
南园的出品在广州一种茶楼中不算太惊艳,但也不会让人失望,毕竟,这超大规模的岭南园林风光已经值得食客专程来一趟。南园的很多点心保留了传统做法,让很多老广体会到小时候的味道,比如腐皮卷,别的茶楼已经少见,这里却依然保留,招牌流沙包一口爆浆,甜咸适中,乳香咸煎饼同样已经坊间少见,南园却依然将它保留了下来,南乳香气诱人,吃在嘴里香酥甜软,有惊喜。

南园酒家。图/Michelin Guide
利苑酒家:粤菜标杆的底气
利苑酒家创立于1973年,由两广总督陈济堂将军的幼子陈树杰创办,分店横跨大陆、港澳和新加坡,常年在米其林的殿堂中霸有一席之地,可称为粤菜界的标杆。
广州这家位于宜安广场的利苑,延续了它经典而高水准的粤菜出品,招牌“海鲜汤贵妃泡饭”,用虾肉和蟹脚熬成的汤汁鲜美浓稠,打开的瞬间撒入一碟脆米,搭配炸过的龙虾等海鲜,扑面而来的香味瞬间让人胃口大开;烧味也是一绝,“冰烧三层肉”口感和名字一样富有层次,外皮酥脆,肉瘦相间,毫不腻人。
点心系列中,黑松露小笼包面皮透韧不黏,内馅鲜美多汁,黑松露香气浓郁,回味甘郁,是利苑的特色点心之一;金网煎锅贴外皮酥脆,内馅包含鲜烫肉汁和白玉菇,咬开时能感受到脆皮与嫩滑馅料的双重口感,类似法餐中的脆片体验;杏鲍菇贡菜饺以杏鲍菇和贡菜为馅,口感弹脆交织;流沙包以咸蛋黄与奶油混合形成“黄金流心”效果;“叉烧包”采用传统老面发酵工艺,面皮松软,每一款都底气十足,不会让人失望。

利苑酒家。图/利苑酒家官网

利苑小笼包。图/利苑酒家官网
炳胜公馆:传统和创意兼具
炳胜公馆是大名鼎鼎的炳胜餐饮集团旗下品牌,主打高端精致菜式,也是炳胜旗下唯一一家做早茶点心的品牌,曾摘下米其林一星评级,环境设计偏向欧洲宫廷风,给人典雅奢华之感。
炳胜公馆最受欢迎的点心是菠萝包,它外形上就与一般菠萝包不同,一个比成年人的两个拳头加起来还大,金黄色的酥皮上点缀烤焦的杏仁,里面是鲜黄明亮的菠萝馅,一口咬下去,外酥内柔,清甜可口。炳胜公馆也主推传统的手工茶点,大多是坊间少见的品种,譬如以麦芽浆调制的“榄仁沙琪玛”、以南乳开面团制成的“西关咸煎饼”、混入了15年陈皮的“陈皮红豆小猪包”、以名贵深海鱼和生猛海虾制成的“公馆一品海鲜粥”、以有机凉瓜和现磨米浆制成的肠粉……出品既传统又兼具创意,颇得食客好评。

炳胜公馆。图/炳胜餐饮集团官网
聚福山庄:顺德的别番滋味
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凤城即顺德,也是粤菜的起源地之一。聚福山庄更是感受顺德本土饮食文化的绝佳场所,是顺德家喻户晓的“美食名片”,见证了顺德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聚福山庄的早茶以传统与创新结合为特色,有80余款手工现制点心,涵盖经典广式点心和顺德特色小吃,如鲍汁鸡脚、黑松露莺歌肠、聚福咖啡蛋挞等。咖啡蛋挞全靠手工挞皮,层层起酥,香脆松化,如布丁般滑嫩可口;十年陈皮红糖糕则加入了十年陈皮的香气,有醉人的酒香。
黑松露莺歌肠作为肠粉界的“爱马仕”,每天石磨现磨米浆,蒸出来的肠粉皮晶莹剔透,内馅选用土猪身上至好吃的部位——莺歌嘴,肉质细嫩,点缀上黑松露,丰富口感在口腔爆炸;鲍汁鸡脚也是招牌菜,鸡脚炖得软糯入味,鲍汁的鲜美与鸡脚的口感完美结合,用油条蘸汤汁,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聚福山庄。图/佛山新闻网

聚福山庄招牌菜椒积虾。图/佛山新闻网
爱群食店:中山的市井烟火
爱群食店是中山市最具人气的老字号早茶店之一,整体建筑是一个不起眼的铁皮房子,店内保留了传统茶楼的布局,设有点心车,供顾客自选点心,虽然空间不算宽敞,但充满了浓郁的烟火气。店内食客们大多是本地的阿公阿婆,他们早上赶来,点上几笼点心,和老友们喝茶聊天,服务员大多也会搭上几句,热情亲切,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和烟火气。
店里各式点心品种很丰富,各种古早的点心都能吃到,像鸭脚扎、猪红、餐包、蒸排骨、鲍鱼鸡粥、金钱肚和鸡爪都是这里的招牌。鸭脚扎是粤式早茶中已不多见的茶点,由鸭脚加腐皮裹以猪肉、猪肚、猪板筋制成,并且每天售卖数量不多,迟了就吃不到了;韭菜猪红由韭菜打底,放上煮好的猪红,上面再加上满满的白胡椒粉;金钱肚经过高温蒸煮,味道浓厚,口感丝毫不显腻味,入口很有嚼劲,柔软又有劲道。

爱群食店。图/视觉中国
广东人的早茶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饮食习俗,更是社会交际的重要方式,在“一盅两件”背后,早茶早已超越了基本的饮食功能,成为岭南人生活态度和文化传承的载体——每一件精致的点心,都蕴含着广东人对美食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情,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份独特的广式风情始终延续,在一笼一笼的点心热气中,传承着岭南文化的精髓,展现出岭南独有的“得闲饮茶”式慢生活哲学。
(本文为《美华》杂志综合网络相关内容整合、改编而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侵犯版权。如有意转载,请与《美华》杂志社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