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中带静、交通便利、拥有私人会所等条件,是今时今日很多香港人对于住宅的追求。所谓的“豪宅”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一样,愈起愈高。街道上新旧并肩的楼宇,交织得错落有致,尤其是骑楼,“骑”在行人路的支柱占据了街上的空间,也塑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而它们的存在如何将我们带到今天?不再需要依附下铺上居生活方式的香港,骑楼逐个被拆卸,香港历史重要的一部分是如何逐渐消失?
文︱陈苡楠 摄︱王新源
骑楼除了为人们遮风挡雨,也是文化的传递(陈一年摄)
中西糅合的建筑
18世纪居住在印度的英国人为了适应炎热的天气,在住宅前加建外廊以遮挡阳光,这种做法其后被当地人仿效,被称为“Verandah”或“Veranda”,亦在19世纪第一本华人编著的英汉字典中,首次被翻译为“露台、天台、骑楼”。随着英国的殖民势力日益扩大,骑楼多见于南亚、东南亚、东北亚、内地等地区,而香港骑楼的雏形首先在旧赤柱警署出现。骑楼随后在香港慢慢普及,既展现了英式的建筑特色,也糅合了华人着重的吉祥物,人们在外墙加插不同的装饰艺术(Art Deco),例如:花纹、几何图形或动物形态等雕刻,中西合璧的设计让不同骑楼变得更“个性化”,给香港留下了殖民的时期产物。
1968年的上环德辅道中,清晰地呈现了旧日下铺上居的生活方式(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地政总署测绘处提供)
下铺上居的理念
有别于一般的旧式楼宇,骑楼最大的特色是建筑物的下层以若干石柱作支撑,在行人路上形成一条条走廊,为楼底下的人挡风、防雨、防晒。骑楼同时亦被称作“店屋”(Shophouse),由于早年交通不发达,骑楼的底下往往用作经营生意、楼上作为人们起居的地方,鲜明地展现了昔日的中产阶层下铺上居的生活方式。部分骑楼的外墙或石柱填满了文字,以作传递信息之用。
这种生活方式,当时在东南亚地区也很普遍。今天我们去广东、海南等看见骑楼也会倍感亲切,因为内地一些老街的骑楼跟香港骑楼具有相似的特征,增加了彼此的“共同感”和对于自身文化的凝聚力。更重要的是,这说明了各地的人们对于骑楼建筑设计、独特的美学都有一定的认同感。
摄于1966年的深水埗,老字号黄碧山凉茶铺在其中一幢弧形转角骑楼经营,其侧面和正面的楼底都有石柱所支撑,不但有稳固楼宇的作用,也尽显骑楼的建筑美学(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地政总署测绘处提供)
拆卸与保留之间
据了解,目前在香港现存的骑楼少于100幢。过去被推土机推倒的骑楼,不仅仅是日久失修的建筑物,也拆毁了承载着一个个家庭故事、给人们留下生活印记的地方。眼见新建的住宅和商业楼宇落成,顶替骑楼原来的位置,为骑楼存亡心切的有心人王新源和林蔓莉,亲身走到每个骑楼搜集相关的资料,将它们有系统地记录下来,并将内容结合成《香港骑楼》一书。8年之间,他们发现原来存在的骑楼又被拆卸了至少7幢。显然,今天的骑楼无论在其功能性和实用性,都失去了明显的优势,骑楼在时代的巨轮下难免“被消失”,吞噬了人与骑楼共同建立的生活形态以及再回不去的文化价值。对于珍惜骑楼的人来说,时代的步伐与骑楼的保育仿佛成了一场时间竞赛。
香港现存最大型、相连的骑楼群。呈鱼鳞状的装饰艺术,突显了中国人对于“有余”和富贵的追求 。全港仅存四幢的长阳台,增加了实用空间,同时赋予骑楼更丰富的层次
骑楼保育 力求双赢
王新源忆述,《香港骑楼》初版刚面世之际,被列入三级历史建筑、港岛街角唯一的弧形转角的湾仔轩尼诗道369/371号的“同德大押”,在一片强烈的保育声音中,依然逃不过被清拆的命运。这件事依然让人记忆犹新,因为被拆卸的“同德大押”是全港仅有的5座弧形转角骑楼之一,骑楼的支柱随着它的弧度有节奏地在行人路旁排列,曾为该区描绘了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王新源又举例花墟太子道西190-212号的多幢相连4层高的骑楼,也是很多九龙学生买校服必经之地。花墟经过翻新、加固后不但增加了行人的安全感,同时也保留了他小时候买花的气氛,所以花墟一带是他心目中,修缮、保育做得比较到位的骑楼。王新源一直认为,文化不需要刻意去建立,只要有人,就会有文化的形成。“我们最担心的是业权声称‘兼顾商业发展和保育’,却将骑楼改造得面目全非,削弱了其历史价值。”因此,在谈保育之时,能将文化传递,是重要的一环。
雷生春—―深水埗荔枝角道119号翻新后成为深水埗地标之一。典型的“走马骑楼”建筑风格露台宽阔,顶部外墙嵌有家族店号的石匾,是本地战前楼宇的典型建筑的代表。此外,其栏杆亦见古典建筑风格,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色
自然形成的公共空间
近年香港经常强调新落成的楼宇应该要有公共空间,其实骑楼的出现,早实现了这种理念。骑楼底下半开放式的空间,不仅能跟建筑物以外的环境互动,人们还会站在楼底下休息、避雨、等车,自然而然形成一个人们不约而同的公共空间,体现了最珍贵的人文价值。“可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都是当失去后才能体现出来。”王新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