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撰稿|胡晓娟 田佳蕾
图|Shutterstock
作为全球移民热门目的地,美国长期以来以优质的教育资源、尖端的医疗和科技水平等吸引着全世界的移民,包括华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移民美国成为许多人的首选,这个选择关乎更好的教育、更完善的社会福利、更好的职业机会和更多样的生活方式。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天平的两端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十字路口,有人想离开,有人离开了又想回来。也有人成功登陆,开始了一段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是走是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衡和答案。
美国的教育环境相对中式教育也更宽松,师生之间互动更加平等。
美琳 36岁
现居深圳 企业高管
生活在深圳的美琳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儿子念初中,女儿还在小学,想移民去美国的念头已经在她脑海里盘旋一整年了。
和很多中产阶级的父母一样,美琳和丈夫都希望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深圳作为一线城市,虽然教育质量不差,但依然没有脱离整个应试教育体系,哪怕小学就已经有了繁重的课后作业,而从应试教育走过来的美琳和丈夫,并不想让孩子们走自己走过的老路。
尽管成绩很重要,但美琳还是更希望看到孩子能够拥有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以她了解所知,美国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资源都非常多元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都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兴趣进行艺术、体育等特长教育,让孩子们有更大的空间去探索自己、自由成长,而不是一味为了考试而学习。
此外美国的教育环境相对中式教育也更宽松,师生之间互动更加平等,美琳觉得这种方式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除了这些因素,美琳还考虑了孩子的将来,她觉得美国有更丰富的就业机会、更多与国际接轨的资源,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成长环境,都能让孩子将来有一个更好的起点。她希望孩子们不仅能学到书本知识,更能拥有广阔的世界观和良好的社会能力,学会独立思考,拥有更多探索自我和世界的机会。
但对于这个会改变全家命运的决定,美琳不是没有顾虑。首先是移民之后的经济压力和阶级落差,美琳一家在国内是中产家庭,夫妻都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但移民后,一切都需要从头来过。美国虽然经济发达,但竞争也非常激烈,尤其对于没有特殊技能或没有本土高学历的移民来说,找一份与国内薪资相当的工作并不容易。
其次,美国的教育资源虽然丰富,但名校同样竞争激烈,且多数是学费不菲的私立学校,没有深厚的社会资源和经济支持,移民家庭也很难确保子女的学习环境。最后,美国的生活成本普遍较高,尤其这几年通胀厉害,房价、医疗和教育各方面的成本都高了不少,据说一个四口之家的美国中产家庭,年消费差不多要达到10多万美元。对于美琳一家来说,即使在国内拥有不错的经济基础,到了美国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可能将面临捉襟见肘和生活质量下降的困境。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工作非常卷,每天八九点下班是常态。
亮子 30岁
现居北京 留美海归
亮子在美国读的本科,毕业后留美工作生活了8年,一切都很顺利,但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那就是归属感。
在美国的生活虽然工作相对轻松,也不怎么加班,但对亮子这个不喜欢社交的I人来说,单身独居、朋友不多、远离家人,以及无法融入环境等情况,让他始终觉得自己只是美国的一个过客、客居而已。而最终促使他回中国的节点,是疫情,亮子是家里的独子,疫情期间他三年回不了国,眼睁睁看着父母被感染而什么都照顾不了,这让亮子非常愧疚。加上即将到适婚年龄,亮子也希望回国找到合适的姑娘共组家庭,于是疫情后果断回国。
回国后,他的归属感也回来了,在那个从小到大都很熟悉的环境当中,不用担心同事讲的笑话自己会听不懂,周末也不用来回只去那几家中国餐厅,社交圈子也大了,亮子有了一种回到了自己地盘的踏实感,仿佛找回了主动权,对生活更积极了起来。
当然,生活在哪里都不会是完美的,回国后亮子也有困扰,那就是工作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卷”。在美国,很多行业都是相对成熟和稳定的,不少员工甚至进入一个公司后就一直待到退休,职业路径清晰明白,对于求稳的人来说,安全感也很足。
而国内多数行业的发展和迭代都非常快速,比如亮子所在的互联网金融,整个行业也不过10多年的历史,别说做到退休,连公司能不能稳定生存到明年都无法预测。同时国内工作真的非常卷,每天八九点下班是常态,各行各业都是高强度的工作模式,这和亮子在美国的工作状态有很大反差,带来的压力也是持续的。这样的工作节奏能让人坚持到什么时候?成家以后如何平衡好家庭和生活呢? 这些问题,亮子也没有答案。
在国内,女性年龄歧视还挺常见的,30多岁未婚未育已经被社会默认为“剩女”。
Jessica 33岁
现居上海 留美海归
同样是留美学习工作多年后回国的Jessica,现在考虑的则是要不要再回到美国。
Jessica在美国的时候生活在加州,工作稳定且生活放松惬意。加州气候好,风景宜人,蓝天白云和沙滩落日都让她感觉很治愈,户外活动也非常多,像高尔夫、网球等健身活动费用也比较便宜,总的来说是个很适合生活的地方。另一方面,虽然工作稳定,但Jessica觉得上升很慢并且空间不大,薪资也并不高,另外美国看病慢、人工贵,也让Jessica觉得不太方便,还有缺乏广泛社交和归属感等问题,最终让她在2021年决定回国。
回国后的生活用Jessica的话说,是放松但不轻松。国内生活极度便利,对中国胃来说好吃的也很多,看病也方便,年轻人们也都非常有趣,没有文化隔阂的情况下朋友自然多起来,而且因为国内各行业发展迅速,工作机会也非常多,薪资和上升空间都很大。不轻松的地方则是国内工作真的又卷又累,而且房价太高,好的教育也贵。
让Jessica又动了回美的心思,是因为考虑到个人婚育问题。在国内,女性年龄歧视还挺常见的,30多岁未婚未育已经被社会默认为“剩女”,在婚恋市场上似乎也很难匹配到合适的人选,而没有边界感的亲戚们也不免嘴碎让人心烦。这时候Jessica就会想念加州,在美国,生活方式非常自由,哪怕你一辈子不结婚都没有人会管你。或许回去之后会有不一样的境遇和新生活呢?Jessica这样想。
除了文化冲击,语言和交流是新移民最大的障碍。
陈先生 38岁
金融行业 2018年移民美国
刚来美国的第一年,是我和妻子经历过的最艰难的时光。我们搬到洛杉矶,那里的华人社区相对发达,我以为这会让我们更容易适应。然而,文化差异远比我想象中要大。举个例子,美国人的交流方式直接、开朗,甚至是开放,而我和妻子习惯了含蓄和礼貌的沟通,结果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显得格格不入。
除了文化冲击,语言是我最大的障碍。虽然在国内工作多年,也学习过英语,但真正到了这里才发现,面对全英语的环境时,脑海里的知识远远不够用。在国内,我曾是公司里的“骨干”,但来到美国后,我发现自己连在快餐店点餐都显得笨拙。回到家,面对疲惫的妻子和上学后变得沉默的孩子,我意识到我们都在艰难地适应美国生活。
我原本是一位金融行业的经理,有着丰厚的薪水和清晰的职业发展道路。然而到了美国,我原有的专业资格和职业经验并不被直接认可,想要找到相应的工作变得极其困难。金融业对英语和文化的要求非常高,而移民后再去考取美国的执照、适应新的行业规则耗时耗力。面对重新开始的困难,我不得不选择妥协,接受一份薪资远低于国内的工作。
这一段时间,我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在公司,我的同事多是年轻的美国人,他们没有多余的“同情”,对我更多的是客气和疏离。我的工作内容枯燥无味,工作条件也远不如在国内。我试图通过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和业务水平来适应,但每天下班回到家,身心俱疲的我连和家人交谈的力气都没有了。
这种状况持续了一年多,我几乎陷入了“选择困境”中。放弃当初的移民理想吗?或者在这里继续挣扎?我感到深深的无助和挫败,曾想过回国,但想到孩子在美国逐渐适应的教育环境,我选择继续坚持。
美国教育强调过程和个性,轻视成绩排名。
移民的最初动力之一是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事实证明,美国的教育确实更加宽松多样,学校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鼓励孩子自由探索。我儿子在学校选修了机器人课程,女儿则对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看着他们无拘无束地追求梦想,我和妻子感到无比欣慰。然而,这种教育环境并不是没有代价的。
在美国,学区房的昂贵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让我们必须要在住房上做出巨大的妥协。为了孩子,我们搬到一所学区较好的社区,而房价也比我们最初的预算高出许多。为了支付房贷和生活开销,我不得不承担更多工作量,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家人。
另一个让我困扰的是文化差异带来的教育方式冲突。在国内,我习惯了对孩子严格要求,注重学习成绩,而美国教育则强调过程和个性,轻视成绩排名。我的孩子在这里适应了这种“无压力”的学习方式,逐渐变得不再在意考试成绩,而这让我和妻子开始担忧未来的竞争力。
移民美国后,许多人羡慕我“享有自由”,但这种自由并不如想象中美好。确实,美国的生活方式比国内宽松很多,没有过多的社会约束,但作为移民,我始终难以完全融入。生活在洛杉矶这样的多元城市,我的交友圈几乎局限于华人社区,和美国本地人的社交少之又少。
在这里,我感受到一种名为“永久外人”的身份标签。我在工作中努力表现,却始终感觉自己被隔离在核心圈子之外。无论在公司聚会还是邻里活动中,我都常常成为旁观者。这种“无法融入”的困惑让人感到孤独与无力。
硅谷后拥有得天独厚的创新创业土壤。
李明 45岁
硅谷创业者 2012年移民美国
“如果让我给移民美国打分,我会给85分。剩下的15分不是对美国生活的不满,而是对任何选择都不可能尽善尽美的认知。”
十二年前,李明还是一名普通的程序员,通过H1B签证来到硅谷。今天,他已经是一家AI创业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在中国的时候,我其实也过得不错,但总觉得职业发展有天花板。来硅谷后才发现,这里创新创业的土壤确实得天独厚。”李明说,“光是我们公司对面的咖啡馆,就经常能遇到Google、Apple的工程师,随便聊聊都可能碰撞出新想法”。
但李明也坦言,创业路上并非一帆风顺。“最困难的时候是2019年,公司现金流几乎断裂,我太太还怀着二胎。那段时间我晚上经常失眠,但从没后悔过移民的决定。”
让李明最庆幸的是子女的教育环境。“我的大女儿今年14岁,在美国公立学校读九年级。她不用像国内孩子那样承受巨大的学业压力,但对人工智能充满浓厚兴趣,现在已经在学习编程了。这种发自内心的学习热情,是我最欣慰的。”
在学术领域,美国确实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和资源。
张教授 55岁
大学教授 2008年移民美国
“我时常会问自己:这里真的是家吗?即便生活了16年,我依然无法给出肯定答案。”
作为一名享誉学术界的华人教授,张教授在职业上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然而,谈到移民生活,他的感受却颇为复杂。
“在学术领域,美国确实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和资源。我的研究得到充分支持,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张教授说,“但文化认同感的缺失,是我始终无法完全克服的困扰”。
最让张教授困扰的是子女的文化认同问题。“我的两个孩子在这里长大,他们完全认同美国文化。虽然我和太太尽力让他们学中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但效果其实很有限。每次回国,看到他们与国内的表兄弟姐妹交流障碍,心里都特别难受。”
“如果重来一次,我可能会选择在中国发展,但定期来美国做访问学者。”张教授说,“但人生没有如果,我们只能在现有的选择中寻找平衡。”
在美国长大的华裔子女,最大的困扰来自文化认同。
美国在生物医药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依然十分显著。
王医生夫妇 48岁
前外科医生 现为制药公司研究员 2015年移民美国
“放弃了在国内20年的医生职业,但换来了家人的健康和幸福,这笔交易值得。”
2015年,王医生夫妇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在国内的医院工作,举家移民美国。作为外科主任医师,王医生在国内有很好的事业发展,但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空气污染带来的健康问题,让他们开始考虑改变。
“刚来美国时,确实经历了一段特别艰难的时期。”王医生说,“虽然我们都有博士学位,但要重新考医师执照几乎不可能。最后我选择转行做医药研究,太太去了生物科技公司”。
收入的锐减让他们不得不调整生活方式。“从大房子搬到公寓,从新车换成二手车,度假改成露营,但我们反而获得了更多家庭相处的时间。”王太太补充道,“最重要的是,原本经常感冒的儿子,来美国后身体明显好转了”。
现在,王医生夫妇都在各自的领域站稳了脚跟。“虽然不再做临床,但现在的研究工作也在帮助更多的病人。”王医生说,“人生总要有取舍,关键是选择后不后悔”。
走还是留?任何一个选择都有得失,正如硬币的两面。或许就像旅美作家林世钰在《美国岁月》里所写的那样:“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生命的起承转合,玫瑰和枪炮并存,光明和幽暗共生。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种生活,都有它的可爱和不完美之处。我们必须通过亲历和思考,才能得出自己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