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相信这届年轻人

记者|应琛

        如果按照传统的视角去打量这届年轻人,他们好像真有些“捉摸不透”——

        前有大学生潇洒地在校园里遛纸狗,后有年轻人热衷在家养“芒果核”、梳“芒果毛”;

        前一秒是“月亮不睡我不睡”的熬夜大户,后一秒又是“保温杯里泡枸杞”的朋克养生;

        于是,“他们到底行不行”成了盘踞在长辈们心中的问题,也是摆在年轻人面前的时代之问。

        怀疑年轻人,大概是每个时代的惯例。但想要理解年轻人,无法抛开时代背景。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年轻人拥有了更多元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追求,但传统的单一评价标准还未完全松动。

        在传统和现代的碰撞下,年轻人到底是一群怎样的人,有着怎样的精神世界?他们最关注什么,又想要表达什么?为此,我们采访了年轻人、专家、学者,试图寻找答案。

2023年12月18日,江苏淮安,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考研自习教室张贴大学生书写的励志标语,激励考研的学生认真复习。 图/CNSphoto

网络热梗背后的精神状态

        2023年,青年形象在媒体上的呈现以一部分网民关注的“孔乙己文学”开场,面对压力增加的就业形势,部分年轻人放下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强心剂,感叹学历成为自我禁锢的“孔乙己长衫”。

        但这并不妨碍,年轻人继续奋斗在考研、考公的路上,且过程中还时不时冒出说走就走的“旅行特种兵”,把一座座非中心城市推到了流量的聚光灯下。突然,人们意识到小城小镇似乎不再是精神意义上的“乌托邦”。漂泊在城市的打工人更是遭受到了来自小镇的精神暴击——“大城市打拼多年,月薪两万,过得不如同龄的‘小镇贵妇’”。于是,部分年轻人在回家的诱惑下,当起了“全职儿女”。

        总体上,90后、00后在“整顿职场”上乐此不疲——他们的日常是怒怼老板,叫嚣着对抗996,稍有不顺心就瞬间“裸辞”。他们将“躺平”“摆烂”奉为口头禅,还把“发疯文学”演绎到了2.0版本。

        在消费观念上,强消费意愿和强储蓄意愿并存,年轻人既精打细算理性控制消费,又豪掷千金愿意为兴趣买单。

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考研自习教室内,认真复习的学生。  图/CNSphoto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志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们之所以难以理解年轻人的行为和动机,恰恰是因为只将焦点放在了“现象”上,结合对时代背景的剖析,才能真正理解在年轻人表现的“冰山”之下隐藏的真相,这些现象的背后其实都有相通之处。

        “奋斗”依然是这届年轻人的主旋律,但“边奋斗、边焦虑”是他们的生活状态。“考研热体现了年轻人对自我发展和追求的焦虑,背后反映了高等教育学历价值变现的挑战问题。在求职的过程中,本科学历不够了,年轻人自然就要往上‘卷’了,要读硕士、博士了。”

        应对这种焦虑,年轻人发展出独特的方式——

        在上班与上进之间,选择上香,其实暗含对自我发展的一种期许,是克服焦虑的一种方式;短暂的“躺平”或者暂时回县城就业,可以视为是一种过渡,为下一个职业做准备,也是在面对就业压力时一种缓解的方式;而考研本身其实同样是一种缓解就业压力的方式。

天津小伙扎克杨在上海的公园内“安营扎寨”,边找工作,边找自我。图/受访者提供

        张志安表示,每个网络热梗背后反映都是年轻人的精神状态。“佛系”“躺平”并非绝大多数青年心态的真实面貌,更多是一种自嘲,一种自我安慰的话术,这届年轻人排解焦虑和内耗情绪的一种方式。当然其中还包含了一种行动上的策略调整。

        究其焦虑的原因,第一,高等教育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但属于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在当下却是压缩了。“僧多粥少”自然会容易带来焦虑。

        第二,过去30年里,人们习惯了这样的进步主义叙事——跟随时代成长,获取时代红利,实现个体价值。比如70后的这代人,虽然家庭给予的支撑很少,但很容易完成基于教育的阶层流动或阶层跃升,求职也相对容易。

        但今天的90后、00后身处这样的时代环境——中国结束了本世纪头十年的高速增长,进入到现在的平稳增长,遭遇了三年的新冠疫情,还面临着一些下行压力,他们想要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困难显然比父母那辈大很多,努力和回报或许并不能成正比。

        尽管中国产业链的多元化提供了年轻人自我实现的多种方式,也努力引导青年多元的价值观,但互联网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容易抹平差异化,让大家朝着同一种结构性的路径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自我实现。

        “但这代年轻人是生活在一个相当尊重他们个体的环境中…总体是比较强调个人情绪和个人感受的。”张志安表示。所以,年轻人不再愿意牺牲自我,注重个人边界感,要划分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具体表现为拒绝低效内耗、拒绝无脑服从、拒绝PUA、拒绝权益被侵犯……

对年轻人来说,逃避可耻,但却有用,能缓解焦虑,调整脚步。

“怎么活”是短板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的恩格尔系数很高,温饱问题是大家面临的最大挑战,人们仍然生活在一个解决“活着”的时代。

        而今天,中国人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跨越了温饱。用复旦大学人文学者、青年文化研究者梁永安教授的话来说,中国年轻人已经步入了一个“活法”的时代。

        活法时代,最大的变化就是认知,归根结底会落实到一个价值选择的问题。而价值是充满个性、高度异质化的东西。

        “我们对不同价值的选择就构成了个人生活的具体方向,落实到实践就形成了不同的活法。”梁永安表示, “怎么活”恰恰是中国人到目前为止一个很大的短板,“对于中国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进步带来了一个困境。年轻人要选择自己的生活路径,没有可参照的原型,没有可借鉴的经验,需要他们自己去不断地探索和实践,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梁永安看来,年轻人所呈现出的这种“捉摸不透”其实是他们的一种探索,但还显得太初级,“中国的年轻人还太老实了”。

        当下年轻人应该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代人。梁永安表示,90后、00后见证了中国大规模城市化的进程,他们是在国家高速发展、全球化和网络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见证了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这代人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他们的眼界、知识,他们相互之间的共振感,是超过祖祖辈辈的”。

电影《一点就到家》主打年轻人回乡创业。

        但这些年轻人又是被农业社会的最后一代人养育出来的。上一代人的价值观无形中会积累在他们的潜意识里,继承了农业社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想法。大家还普遍面临着焦虑和选择的趋同,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向上攀升,攀升的过程中大家集中全部资源朝着一个目标突破,活法就变得单一了。

        梁永安说,很多年轻人是“有年轻,无青春”。青春是一种亚文化,讲的是区别。但年轻人现在太缺乏亚文化了,没有体验过群体性的力量和热情,没有在青春阶段跟世界有一个深层互动,十几岁的“老年人”不在少数。

        “现在很多年轻人谈恋爱都谈得老气横秋,一上来就问房子、车子。我有时候觉得我们中国人谈恋爱谈得太晚了,脑子里的现实感已经很强了,会不由自主地考虑很多外部条件。”梁永安表示,人最可怕的是精神的衰老和固化,现代社会的可能性多了、选择面大了,但很多人想要追求确定性。传统社会才有确定性,现代社会是小径分岔的花园,每一天都有崭新的、无穷的可能,因而有荒诞、有悖论、有错乱、呈非线性,这是现代社会的本质,其中蕴含着巨大的自由,“我们应当要有承受这种自由的力量和精神”。

安徽农业大学大礼堂举办的16所高校学生考研讲座,吸引了3000左右的安徽各高校考研学子参加。 图/CNSphoto 

创造自己的生活

        如果抛开陈旧标准,我们该如何定义有为青年,又该怎样成为有为青年?

        关于这个话题,拥有“网红教授”、学者、作家等多重身份的戴建业前不久发布了一条视频,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也分享了自己关于有为青年的思考。

        当曾经的少年变成了头发花白的教授,戴建业觉得,今天的年轻人有了更加松弛的姿态,可以根据内心的呼唤,选择人生道路。他说:“我们应该重新定义‘有为’,这种有为应该是从外在的社会评价,变为个人的情感认同,从他人眼中的羡慕,变为精神的快乐,从顺从父母的期待,变为遵从个人的兴趣。”

        去年,戴建业在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了开学第一课演讲,他以自身经历寄语当下年轻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真正能够认识自我,才是人生的高明。”他说,现在的“有为”不应该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精英、佼佼者,而是为热爱而行动,为自我价值实现而努力的精神,是一种向内探索、向外生长的力量。

        梁永安也认为,这个世界不再是“条条大道通罗马”,而是“出了罗马路条条”。年轻一代要创造自己的生活,要敢于选择,也要能够坚持。

梁永安鼓励年轻人在抉择时坚定内心的想法,过真正向往的生活。图/CNSphoto 

        现在有很多人都趋于保守主义,喜欢农业社会那种简单朴实的生活,但这种春种秋收的生活取向也是长期主义的体现。另一种人更接近现代主义,追求自由、注重探索。“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优劣,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只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就可以。”梁永安强调,真正的现代社会是各得其所。而对于年轻人来说最关键的就是两点:一是找到自己最喜欢的那件事,一是找到自己最喜欢的那个人。剩下的,相信年轻人就可以了。

        张志安同样表示出了对年轻人的信心,“作为教育者,对年轻人永远都不会失望”。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一边奋斗,一边不断试错。所谓“迷茫”,只是年轻人在过程中的犹豫纠结,做出的调整。他寄语年轻人,“眼光要放长远一点,人生不是短跑、冲刺,而是长跑”。

        或许,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现代社会,相信这届年轻人,恰是最大的“确定性”。

(本文获新民周刊授权转载,内容有删减,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扫新民周刊官方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