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盛装、唱民歌、品美酒:“天府之国”的民族史诗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大省,有55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彝、藏、羌、苗、回、土家、傈僳、纳西、蒙古、满、布依、白、傣、壮等14个。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包括三个自治州(甘孜、阿坝、凉山)和马边、峨边、北川、木里四个自治县共52个县,幅员面积30.21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总面积的62.14%。

        在四川,各民族保留了独特的文化传统,民族节日丰富多彩,著名的有:起源于人们对火的崇拜的彝族火把节,羌族“妇女节”瓦尔俄足节,以及羌族、藏族、彝族各具特色的新年。民族节日绘就了“天府之国”绚丽多彩的文化画卷。

每年火把节期间,四川凉山都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 王磊 摄

彝族火把节:四川凉山最热闹的节日

        在凉山西昌,火把广场上空礼炮齐鸣,五彩烟花照亮了西昌夜空,姹紫嫣红,流光溢彩,令人目不暇接。西昌市春栖大道、四合乡和海南街道俄池格则村等地同步点燃火把,共同开启“火把之夜”……这是2023年四川凉山庆祝彝族火把节的盛况。

        凉山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作为彝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火把节已传承上千年。火把节期间,人们会点燃巨大的火把,驱赶害虫、祈求丰收和祭祀祖先。身着盛装的彝族姑娘阿苏王芳说,为了参加本届火把节,她专门穿上了自己民族的服饰。

        “火把节对彝族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我们彝族非常传统的节日,所以我们今天到这儿非常荣幸,穿着我们不同民族的衣服。穿上自己民族的衣服,觉得非常自信、骄傲。”阿苏王芳说。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火把节期间,人们在马路上点燃火把。 图/CNSphoto

 

        据了解,火把节的起源与人们对火的崇拜有关,其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绕行田间、住宅一周,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青年男女在寨中大火把周围弹唱、跳舞,彻夜不息。节日期间,还有赛马、斗牛、射箭、摔跤、拔河、荡秋千等娱乐活动,并开设贸易集市。

        如今,火把节成为凉山一张知名的旅游名片。在火把节庆祝仪式现场,熊熊的篝火点燃了游客们的热情。随着达体舞的旋律,人们欢呼着、跳跃着,或是手牵手围着火堆跳起达体舞,或是点起火把歌唱快乐,尽情享受这场火焰盛宴。为丰富火把节活动、提升旅游吸引力,凉山每年在火把节期间还推出彝族传统选美、广场舞展演、精品剧目展演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瓦尔俄足节上的羌族传统习俗展示。图/CNSphoto

瓦尔俄足节:羌族“妇女节”

        响彻天空的号角声和鞭炮声后,中国古羌城城门徐徐打开,揭开瓦尔俄足节序幕。每年6月,四川阿坝州茂县在中国古羌城举行“中国非遗茂县瓦尔俄足节”庆祝活动。现场,几百位羌族民众身穿五彩缤纷的羌族服饰,佩戴着精致的银饰,和着音乐欢快起舞。

        羌族自称尔玛人,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记载。因依山而居,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主要聚居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地处茂县北部的曲谷乡西湖寨、河西村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习俗,为祭祀天上的歌舞女神莎朗姐,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登上女神梁子,举行“瓦尔俄足”活动,汉语俗称“歌仙节”或“领歌节”。因为是完全由羌族女性参加的习俗活动,又被称作“羌族妇女节”。

        瓦尔俄足节源自神话人物萨朗姐的传说。“瓦尔俄足”由羌语谐音而来,是羌族妇女为祭祀天上的歌舞女神萨朗姐而举行的活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羌族同胞都会举办瓦尔俄足节,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2006年,瓦尔俄足节被列入首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瓦尔俄足节萨朗舞表演。 安源 摄

        瓦尔俄足节的盛会每年从农历五月初三就开始了,由会首组织数名净身妇女,手拿香、蜡、酒、柏香、馍、刀头等贡品,结队前往女神梁子的石塔前,敬祀歌舞女神莎朗姐,请女神赐以歌舞,谓之“引歌”。回到村里,再逐户告知信息,谓之“接歌”。五月初四,妇女们忙碌地准备美食,以备第二天食用;未婚女性则精心为情人准备亲手绣制的礼物。初五清晨,在晨曦中,开启尘封的重阳咂酒,祝福全寨人畜两旺、五谷丰登。萨朗舞是活动的主要内容,由老年妇女领跳,之后,再逐一将歌舞传授给下一代。男人们则以歌舞附之,并以腊肉、咂酒、馍馍等食品伺候。活动间歇,已婚妇女向青年女性传授性知识,持家之道等知识。或有情人漫步私语;或女性间相互笑谈。累了,妇女们三三两两围坐一团,相互品尝美食、畅饮咂酒,笑谈人生。整个节日活动持续3天,妇女们尽显其能,忘情欢跳萨朗,农事和家务事皆由男羌民操持。

        古老的祭祀仪式、原生态的歌舞,神秘的释比、十几种不同的头饰、绑腿、满襟围腰、各式羌族织布……瓦尔俄足节为世人带来了一场原生态的羌族文化盛宴。

羌历新年展演现场。图/冕北轩

羌历新年:杀年猪、吃刨汤

        年关将近,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九皇山开始杀年猪、吃刨汤,迎新年、纳吉福。同时,沙朗大赛、羌绣旗袍赛、沙朗篝火晚会、民俗文化专场演出、“风从羌山来”北川专场演出等也会轮番上演,精彩不断。

        羌年是流行于四川省理县、茂县、汶川县、北川羌族自治县23个乡镇的羌族聚居地的传统节日,2008年6月,“羌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为羌历年,羌历年后一直到冬至,都是牲畜膘肥、粮食归仓、佳果满园的丰收时节。羌民族就会杀年猪祭神灵,吃刨汤庆丰收。羌族释比主持隆重庄严的仪式,祈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羌族杀年猪、吃刨汤的习俗源远流长。羌年是羌族一年中庆丰收、送祝福、祈平安的节日。羌年于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一般为3-5天,有的村寨要持续到十月初十,是集祭祀、歌唱、舞蹈、技巧表演、知识传授、服饰、羌餐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活动。

羌历新年展演活动上,身着羌族民族服饰的表演者。图/冕北轩

藏历新年:吃“古突” 求平安

        在四川广袤的涉藏地区,藏历新年是藏族民众最热闹的民族节日。火红的灯笼,喜庆的锅庄,冒着热气的手抓肉……随着藏历新年的临近,川西高原上年的味道越来越浓。

        海拔3000多米的四川阿坝壤塘县寒气逼人,年过古稀的日斯满巴碉房主人洛吾王尔甲与家人早早起床。为迎接春节,他们重新粉刷了这座近700岁碉房的外墙祈福图案,在阳台外挂上喜庆的新春挂饰,又在屋内木地板铺上藏毯。

        碉房内炉火烧得通红,炉子上煮牦牛肉的铁锅“滋滋”冒着热气,茶几上摆满肉包子、血肠、酥油茶等藏式食物以及零食水果。“很多年前,我们这里交通不便,过年就是吃个糌粑。”洛吾王尔甲回忆起以往的春节感慨道,“现在交通方便了,所有东西‘敞开’卖。现在大家都向着更好的生活奔跑,我们也跟着大家奔跑、跟着潮流走。”

四川阿坝州藏族民众举行庆祝活动欢庆藏历新年。 图/CNSphoto

        在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尕多乡邢木达村,格登特一家在做年夜饭。按当地习俗,藏历12月29日这天,一家人要吃“古突”,寓意着新的一年平安顺遂。古突是由肉、大枣、面粉等9种材料制成的一种吃食,各家按各自的口味决定材料,但唯一要遵守的是须凑够9种材料。“以前穷,实在凑不够9种材料,就勉强把水、调料算进去才凑得够;现在家里素菜、大枣、肉应有尽有,根本不用操心食材不够。”格登特说。

        “古突”是一种面疙瘩,制作古突时还会包入羊毛、木炭、辣椒、盐巴等,有的还做成太阳、月亮等造型,各具象征意义。比如,木炭象征心黑,如果小孩在古突中吃到木炭,家长则会提醒孩子要为人友善,不能伤害别人。过年时,人们必须给父母、长辈敬献哈达,以表达感恩、尊敬之情。因此,这些仪式既是家风的教育和传承,也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新年之际,人们也会在柜子上摆放青稞苗、切玛盒以及家中生产的农畜产品,展现一年来辛苦劳作的收获,传达着丰收的慰藉和喜悦。

日斯满巴碉房主人洛吾王尔甲一家庆祝藏历新年。 安源 摄

        过去在藏历一月初一这天,人们要早起到河边、泉水边背水。谁背到第一桶水谁就有福气和财运。这样的习俗实际体现的是对勤奋的褒奖和祝愿。而现在,城市里家家户户都有了自来水,背水的习俗也在慢慢变化。

        格登特一家人吃过年夜饭后,又开始为藏历新年做准备。油锅里,一个个新鲜的面团被炸成金黄的油条。格登特拿起炸好的油条尝了一小口说,以前家里用当地小麦磨出的面粉和酥油炸油条,炸出来的油条不仅容易碎成小块,颜色还发黑,口感也粗糙,“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里能买到质量更好的面粉和清油,炸出的油条酥脆可口。”格登特说。

        如今,不仅格登特有了稳定收入,格登特父母的养殖业也大有起色,家中牦牛繁殖到100余头。随着牦牛价格不断上涨,格登特一家人生活逐渐好了起来,格登特的妹妹们也如愿在外追求梦想。

四川宜宾屏山县彝族新年民俗文化展演活动上,身着民族服装的彝族民众。  图/CNSphoto

彝历新年:“嘴巴的节日”

        “彝人过年汉人醉,汉人过年彝人醉。”在彝历新年,四川凉山265万彝族群众用猪肉制作坨坨肉,加上鸡肉、酸菜汤、连渣菜,摆上一桌丰盛的彝历年大餐,与家人、亲戚或汉族朋友欢天喜地,用歌声共庆新年吉祥,用美酒共祝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据悉,彝历年彝语叫“库施”,每年的农历十月过这一年节。不过,由于历史原因和环境变迁,加之彝族内部有许多名目繁多的禁忌,各地过年的时间也有所变化。“彝历年是一个丰收节日,主要体现在吃上。”凉山文博专家刘弘告诉记者,彝族人称火把节是“眼睛的节日”,彝历新年是“嘴巴的节日”。

四川宜宾屏山县彝族新年活动上演出的彝族民众。 图/CNSphoto

        彝家人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杀年猪前彝家先要祭祀,杀猪有先后顺序,先是毕摩家(毕摩即“念诵经书的长者”,是彝族文化的传播者,承担着传授知识,规范行为等多重社会文化教育角色),然后再是普通人家。彝家杀猪去猪毛不像汉人水烫后吹胀猪,然后用刨刀刮去。彝家是把猪放在地上用草堆在猪身上烧,这样猪毛烧焦,再用刀刮。烧猪时,猪肉的香气便弥漫在空气里。剖猪一般在地上竹席上进行,一块块的肉切下来抹上盐和花椒便挂于房中或屋外,晾干便成腊肉。当天要吃的肉切成坨坨状,大如拳,小如核桃,放入锅中的凉水中,仅三沸,当水面不再有泡沫时,肉便捞入容器中,放入盐和木姜子,便是有名的坨坨肉,此佳肴味道非常好,吃出了猪肉的本味。彝家过年除坨坨肉外,大多还要鸡肉,因此彝家这天肉最多,素菜一般仅有一盆解油腻的酸菜汤。山区彝家非常好客,凡陌生人经过,主人都会盛情邀请一起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