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进了时光里的四川非遗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美誉,世居于此的各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宝贵财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巴蜀文化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一直以来,四川非遗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抓实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推动文化交流互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大运会开幕式上,身着传统民族服饰的演员。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揉进时光

        四川是一个充满了想象力,同时又极度包容的一片土地。数千年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不计其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川剧,从唐代就有记录,这一传世千年的民间表演形式成为了四川的文化生活符号。作为中华戏曲五大剧种之一,川剧是时间长河里历久弥新的宝藏,传承、保护、发展是振兴川剧的重要任务。1982年,四川印发文件提出“振兴川剧”,并成立了四川省振兴川剧领导小组,统筹全省振兴川剧事业全局,做好川剧“抢救、继承、改革、发展”(即振兴川剧“八字方针”)工作。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川剧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蜀绣,又称之为“川绣”,最早可上溯到三星堆文明,东晋以来与蜀锦并称“蜀中瑰宝”,与中国驰名的苏绣、湘绣、粤绣并称为“四大名绣”。蜀绣针法有12大类,130余种之多,是四大名绣之最丰富者,而70余道衣锦线更是蜀绣所独具。2006年,蜀绣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之川剧吐火。图/程轩

        夹江竹纸始于唐、兴于明、盛于清,清康乾时期被钦定为“贡纸”,成为宫廷用纸和“文闱卷纸”。夹江竹纸以完全的古法手工舀纸术生产,从选料到成纸共有15道环节、72道工序。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曾先后两次到夹江和纸农一起研究改进夹江竹纸制作技艺,研制出与安徽宣纸齐名的“大千书画纸”, 被张大千赞之为“国之二宝”。2006年,夹江竹纸制作技艺成功申报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目前,四川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8项、国家非遗代表性项目153项,拥有省级项目1132项、市级3761项、县级5542项,认定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5人、省级1062人,四川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基本完善,非遗整体性保护格局已初步形成。

川剧变脸。图/成都市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

活态传承

        如何让非遗文化活起来、潮起来?《四川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开展非遗研学游、体验游,建设非遗研学、体验基地,丰富非遗展示、展销、体验、研学等传承活动物质载体。

        在泸州市龙马潭区,当地将非遗与乡村学校少年宫课堂相结合,在全区14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内免费开设马潭火龙、川剧、花馍等20余门地方特色非遗课程,覆盖当地近3万余名农村少年儿童,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在阿坝州茂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绣传承人李兴秀通过创办培训学校、开办公司、设立工作室等途径,招收徒弟50余人,带动了8000余名绣娘就业,培训的学员超过2.5万人次。

        利用闲置老粮仓改建成的彭州白瓷非遗工坊,已成为集文化创意、研学教育、艺术展览、消费场景为一体的文创产业园。工坊产出的熊猫印象盖碗、天彭牡丹茶具、芙蓉盖碗等产品彰显了浓郁的天府文化特色,还被誉为“天府文化新名片”,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荣誉20多项。

蜀绣之绣女戏荷蜓。图/程轩

        在非遗研学内容方面,四川根据非遗十大类别和该省非遗资源特点,推出了“四川非遗研学营”品牌,开发了四川非遗研学课程和研学教案、操作手册等教学教材。同时,结合省非遗馆自身实际,设计了研学项目、线路和教学点,打造出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民间文学等十余个非遗研学点,开发川剧、二十四节气、博巴森根、青神竹编等研学课程内容。

        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四川非遗传承人通过新途径展示传统技艺,让更多人了解到非遗的魅力,也借此打开了新的销售市场。例如阿坝州壤塘县“00后”藏族姑娘卓觉玛通过短视频推介藏陶、“80后”非遗传承人江浪浪让“华蓥山滑竿抬幺妹”破浪出圈、让众多网友留言点赞彝族漆器之美的“90后”彝族漆器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曲木史伍。

大运村内中国非遗及传统文化吸引外国运动员。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闪亮世界

        四川人从不吝啬在任何国际化场合推动四川非遗闪亮东方、走向世界。在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上,蜀锦、蜀绣、川剧等四川非遗元素亮眼吸睛,让世界感受四川非遗的深厚底蕴,向全世界展现了灿烂的“中国式浪漫”。

        2023年7月底,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开幕。开幕式上,当运动员走进场地,脚下白色地板突然变化出红黄交织的色彩,那是蜀锦特有的纹饰。在中国,对年轻人最真切的祝福莫过于“前程似锦”。运动员们踏着“蜀锦”阔步向前,他们面前的引导牌亦藏巧思,其面料用亚金色回型纹蜀锦,以蜀绣工艺在四角上绣制如意纹样。回形纹和如意纹是中国传统工艺纹样,寓意吉祥如意、福寿绵延。

        成都大运会期间,大运村里刮起了“非遗风”,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6500多名运动员们亲自动手,体验剪纸、蜀绣、皮影戏、年画、竹编等多项来自四川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最地道的巴蜀韵味。

成都世乒赛团体赛期间,蜀绣工艺的大熊猫团扇纪念品俘获了众多运动员的心。 贺劭清 摄

        同年10月,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来自中国国内和全球47个国家(地区)的900多个非遗项目、1800余名传统工艺传承人、3000余名传统表演人员和1800余名中外嘉宾共同参加。成都非遗节创办于2007年,是中国唯一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持续参与主办并长期落户成都的重要文化节会活动,已成为成都重要的一张“非遗名片”。

        始于唐宋、兴于明清的自贡彩灯,素有“天下第一灯”的美誉。自1990年首次跨出国门至今,自贡灯会已先后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占据中国85%、海外92%的灯展市场份额。

        来自眉山市青神县的青神竹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平面竹编”“立体竹编”“混合竹编”三大类。青神的匠人们用一把篾刀,一双巧手带来一颗竹子的千变万化。青神县作为国际竹藤组织培训基地,长期为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贡献竹资源利用方案和智慧。目前已在厄瓜多尔、肯尼亚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竹产区建立非遗传习所61个、国外竹艺培训点17个,来自30余个国家(地区)的万余人参加了培训。

第29届国际自贡恐龙灯会。张浪 摄

        四川非遗在世界舞台的发光,离不开一群坚守的非遗人。

        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通过独特而又传统的表演技艺,由操纵表演者将木偶呆滞木钝的表演神态变得灵巧传神,为神奇的木偶注入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资中木偶剧团成立于1953年,曾先后到访日本、哈萨克斯坦、韩国、新西兰、美国等国家。半个多世纪以来,剧团艺人们在继承发扬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使得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异彩。

        中国藏羌织绣大师杨华珍常年致力于推动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创新、走向世界。凭借一根绣花针和一腔热爱,在杨华珍的努力下,藏羌织绣的美逐渐被更多人所熟知。2017年,杨华珍为日本美妆品牌植村绣设计洁颜油瓶身图案,获得设计费和产品销售提成上百万元人民币,让她看到羌绣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截至目前,其团队已与植村秀、爱马仕、欧莱雅、星巴克等十余个海外知名品牌开展合作,帮助藏羌织绣踏上国际舞台。2021年3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推特上向全世界介绍了杨华珍,赞她“让(羌绣)这朵民族艺术之花绽放在世界舞台。”

        短视频博主凌云是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通过用创新的优秀武术传播作品将峨眉之巅与世界之远连接在一起。不论是在英国伦敦以一套刚柔并济的中国拳法惊艳全网,还是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下打拳走红国内外社交媒体,“90后”凌云一直在尝试用“Z时代”自己独有的方式,把峨眉武术连接、影响更多的群体,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出圈”,漂洋出海。

非遗之周家刀。 图/四川天府新区融媒体中心

蓬勃活力

        近年来四川大力推进非遗工坊建设,出台《四川省非遗工坊管理办法》,承担中国“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制定《四川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方案》,4个非遗工坊入选“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3名青年入围“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开辟出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走出一条文化传承创新、产业蓬勃发展的融合之路。

        从经济效益来看,非遗工坊也为四川多地拓宽就业渠道提供了新的思路。四川省文旅厅提供的信息显示,泸州、阿坝州围绕当地需求特点,大力开发手工制作,创造出大量居家就业、灵活就业岗位,为民众在“家门口”就业提供了更多选择;雅安市、攀枝花市落实《四川省非遗工坊管理办法》中各项优惠政策,优先将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吸纳到非遗工坊就业……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

成都木偶戏。图/成都市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

        传承是非遗创新的基础,创新则是非遗紧跟时代、拥抱市场的关键,这一链条中,过硬的技能技艺水平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四川通过实操实训、订单式培训、上门培训、远程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从业者技能技艺培训。例如德阳市支持非遗工坊合理运用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培育具有当地特色的非遗工坊知名品牌;绵阳市、乐山市在尊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帮助非遗工坊提升产品质量和设计水平;达州市、眉山市则引入现代管理制度和方式,提高生产力,催生出一大批颇有市场竞争力的优秀工坊。

        在民众文化自信不断提升的今天,“非遗+”拥有无限可能性。在四川,“非遗+旅游业”“非遗+制造业”等业态的融合发展未来可期,而在广袤乡村,一项项特色非遗的创新发展,更是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力。

羌绣传承人李兴秀带动当地绣娘就业。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