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殷墟文博游

文︱王一帆
图︱视觉中国

        安阳位于河南省北部,仅从外观难以辨识出昔日帝都的身份,但这座城市深处却镌刻着殷商古都的深刻记忆:有中国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之称的甲骨窖穴,被誉为青铜器之冠的后母戊鼎,还有女将军妇好的陵墓……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夜幕中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字坊和主馆之间星星点点的甲骨碑林宛若千年以来从未断绝的华夏文脉。

殷墟不仅有甲骨
        来到殷墟博物苑,首先就会被赭红的大门吸引。 这扇由著名古建筑专家杨鸿勋设计的大门,外形仿照甲骨文中的“门”字,可以说复原了中国最原始大门的样子。 博物苑的名牌由历史学家周谷城题写,门框上雕刻了凤凰、饕餮、玉蝉等花纹,古香古色。 门两侧墙上浮雕商代龙形玉块,是根据妇好墓中出土的龙形玉块放大而成,是中华民族早期龙的形象之一。

夕阳西下,殷墟博物苑的大门被晚霞镀上余晖。

        殷墟之所以闻名世界,主要原因有二:甲骨文和青铜器。
        甲骨文的发掘过程非常曲折,晚清学者王懿荣在中药“龙骨”上发现文字,开始收集后不久就经历了乱世。 古文字的发掘虽经历过硝烟,不过最终苦尽甘来,更成为中国考古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愈来愈多的甲骨文被解读,商王朝的人物、事件、礼制等都被复原。 时至今日,尽管仍有一些甲骨文未辨认出含义,但其中一些象形文字,不必经过特别的训练也能识别出,这就得益于汉字千年以来的联系性。
        殷墟中出土的著名青铜器——后母戊鼎(曾用名“司母戊鼎”)重达832.84公斤,是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 它不但外形巨大,装饰的花纹也精细繁复,器腹部内壁铸有铭文“后母戊”。根据科学家计算,铸造此鼎所需要的金属原料超过1,000公斤。 制作如此大型器物,在复杂的铸造工艺中,也存在诸多的技术问题。 在这样一件青铜器上,足以见到商代青铜工艺的先进和青铜文明的发达。

 

妇好墓出土的象牙杯上装饰了绿松石。

妇好——妻子、母亲和女将军
        商王武丁与王后妇好是中国历史上的绝世佳偶。 他们之间的故事,因上世纪甲骨文的解读及妇好墓的发掘才为人知晓。
        妇好是商王武丁诸多王后中的一位,虽未见于史书,但记录妇好事迹的甲骨,在清末已经出现。 甲骨文中,武丁曾卜问妇好生产、祭祀、齿疾,更有关于她率兵出征的内容。 可见这位奇女子不仅是妻子和母亲,还是一位能征惯战的女将军。

雕像展示了妇好是一位集合美貌、智慧和武力于一身的女战神。

        武丁占卜的很多事情都得到了好的回应,唯有一件事最终落空:他曾祈祷妇好长寿。 妇好在武丁统治的中后期去世,武丁未将爱妻葬于王室墓地,而是将她就近安葬在宫殿宗庙附近,方便自己和子女时时祭奠。
        参观殷墟遗址时,能看到妇好的塑像:英姿飒爽的女性身穿铠甲,手持斧钺,保卫着自己的疆土。 塑像背后是她的墓室,这大抵是她要守卫的最后一方宁静吧。

 

中国文字博物馆中收藏了多种不同的甲骨。

字在安阳
        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既然来到了“文字之都”兼“甲骨文的故乡”安阳,自然少不了要去被称为“文字之家”的中国文字博物馆走走。
        远远便能看到馆前仿甲骨文“字”的形状建造成的字坊,横平竖直的金色笔画中,透露出一点象形文字的稚拙活泼。 近看,便能端详清楚表面装点的商周饕餮纹,形象生动又难掩华丽。
        穿越由金乌装饰的大门,行走在字坊通往宣文馆的道路上,两侧是28块由青铜甲骨文组成的碑林。 石碑正面为甲骨卜辞的原文,背面则是释义,昭示了汉字的故事需要从一片片甲骨开始讲起。
        馆内对于中国文字变迁的展示可谓做到极致。 从记录先民生活的壁画开始,直到逐渐简化与普及的今日汉字;各种与汉字相关的古代民俗,还有很多关于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记录。
         这里的汉字已经活了起来,它们与观者互动,带现代人与先民对话,走进千年前人物的内心世界。
        博物馆建筑本身也是独特的,既有现代建筑的理念,亦保留了殷商宫廷的风韵。 雄伟壮观的浮雕金顶上,雕刻殷商时期常见的蟠螭纹图案,复原殷商宫殿“四阿重屋”金光灿灿的效果。

传说周文王曾在演易坊附近推演《易经》。

周易文化发祥地
        羑里城位于安阳汤阴境内,矗立在空旷无垠的原野与蜿蜒的汤河、羑河之间。 羑河古称羑水,“羑里”之名就源于此水。 羑河从西向东流去时在城北绕了一下,从高处看,就像把城区揽在了怀里,于是就有了“羑里”之称。
        现存的羑里城遗址是一片高出地面丈余的土台。徜徉城中,感受到更多的是文王处于困境中的从容与《周易》文化的神秘。 文王庙坐北朝南,外形古朴却极有气势。 城台下方有青石牌坊,上镌“演易坊”3个大字。 山门前两侧各有1块碑石。 西侧碑刻“周文王羑里城”,6个字尺寸极大;东侧碑石是著名的“禹碑”(又作《岣嵝碑》),77字的内容虽能辨认出是篆书,但却是罕见的篆体,喜欢书法的游览者可以细细观赏。
        林立在庙院中的碑刻,均是明清以来的帝王、文武官员以及文人学士颂扬文王的诗赋及文字。 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文王易》碑,上镌《周易》64卦及其释卦辞文,是现代人研究《周易》的重要实物资料。

 

殷墟博物馆新馆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在2024年4月正式开馆,是首个全景式展现商代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新馆展厅面积约2.2万平方米,设8个展厅,展出甲骨、陶器 、玉器、青铜器等文物近4,000套。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珍贵文物更属首次亮相。

地点:安阳市殷都区纺织路与纱厂路交叉口
时间:08:00-18:00
票件:¥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