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古老文化在现代世界的编织

四川文化遗产的丰富画卷

        四川,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中心,这块蕴含着浓厚历史底蕴的土地,诉说着千年的历史传承与文化底蕴,留下了灿若群星的文物古迹,承载着浩瀚时光的厚重,每一处文化古迹都如同历史的一页页古卷,被翻阅着,传承着。

        四川历史文化悠久,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15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15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611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7项。近年来,四川把大力推动考古工作、提升考古科技水平、文物保护等工作列为重点任务。四川不断健全文物法规体系,《四川省三星堆遗址保护条例》《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眉山市三苏遗址遗迹保护条例》等颁布出台,《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等修订实施,也为四川文物保护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成都武侯祠举行“仿古祭祀”活动。 安源 摄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博物馆数量已跃居全国前列,达到了429家。民营博物馆蓬勃发展,数量已有107家。伴随着我国首个巴文化博物馆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全国最早综合性大学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新馆以及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等的揭幕,四川历史文化展开更加鲜活生动的画卷。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四川的历史文化已然融入了现代生活之中。三星堆青铜文明神秘诡谲,再醒惊天下;罗家坝、城坝等遗址展示着巴文化的刚勇粗犷;三苏祠、杜甫草堂、武侯祠等遗迹遗存名闻全国。近年来,四川强化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着力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活”起来的文化遗产,成为四川独具魅力的文化名片。

武侯祠一景。安源 摄

杜甫草堂:诗意的庇护所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青羊区的杜甫草堂,是唐代文学巨匠杜甫的故居。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充满豪放、奔放的风格,表达了对世事沧桑的深刻思考。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带着家人来到成都,第二年春天,在浣花溪边营建“草堂”而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三年零九个月,创作诗歌有240余首流传至今,《绝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脍炙人口的诗歌便是在此创作。杜甫草堂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并重建茅屋。此后,杜甫草堂历经了宋、元、明、清至今共十四次大规模修葺和扩建。1952年,杜甫草堂经全面整修后,正式对外开放。现如今,杜甫草堂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全国收集整理杜甫资料最集中、最丰富的地方和杜甫研究中心,也是蜀地纪念性祠宇的典型代表。

成都杜甫草堂。图/程青轩

        杜甫草堂的建筑特色体现了古代文人的居所风貌,古朴典雅,充满历史气息,仿佛是杜甫诗中描绘的田园之境。为传承杜甫的文化遗产,进行了多次修缮和重建工程。修复工作注重保留原有的建筑特色,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建筑师们精心研究了杜甫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规划布局,以保持草堂的原汁原味,如茅草覆盖的屋顶和精致的庭院。通过细致入微的修复工作,使草堂焕发昔日风采,将古老的建筑韵味传承至今。杜甫草堂不仅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更是一个美学价值的园林。

        如今,杜甫草堂已成为当代文学和诗歌爱好者的聚集地。文学活动、诗会、讲座频繁在此举办,吸引广大文化爱好者,形成了一个文学交流的热点。草堂在文化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学子们学习古代文学的生动场所。通过展览、讲座等形式,传承和弘扬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样文化活动促进青少年传承工作,开设了盆景课、诗社、棋社、琴社、传统服装社、戏剧社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传承活动。青少年可以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学习川派盆景的技艺,感受四川变脸的历史,在文化活动中欣赏传统文化的魅力。

成都杜甫草堂梅花盛开。 安源 摄

        杜甫草堂以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学价值,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学桥梁。通过巧妙的修复工作,将古老的建筑艺术和文学精神传承至今。一手抓文物保护,一手抓文物和文化遗产,致力于让文物活起来,为后人提供感受文化遗产魅力的机会。杜甫草堂,不仅是诗意的庇护所,更是文学与文化的永恒之地。

三苏祠:文学之光辉闪耀国际舞台

        三苏祠博物馆坐落于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四年在原址上模拟重建,是历代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占地106亩,保存16处古建筑及遗迹,收藏数千件文物文献,完整保留了三苏纪念祠堂的风貌。如今,三苏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8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荣誉证书”。

三苏祠博物馆,披风榭与苏东坡塑像相互映衬。 刘忠俊 摄

        但在2013年,“4·20”芦山地震使得三苏祠遭受重大损失。建筑结构受损严重,屋顶大面积滑瓦,安防、消防、防雷设施受损,园区局部地面沉降,水域、堤岸多处受损……在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的紧急抗震救灾部署下,采取“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前提下,认真查证核实历史依据,以传统工艺为主,适当运用新材料、新工艺,对16处古建筑进行文物本体的全面清理、加固和维修,完整还原了三苏祠的建筑特色和历史原貌。三苏祠文物本体得到有效保护,文物周边环境显著改善。

        为更好地保护三苏祠,2019年9月1日,《眉山市三苏遗址遗迹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创新性地规定了三苏遗址遗迹的分级分层次保护原则,规定三苏遗址遗迹保护范围内的土地应当依法调整为文物古迹用地,对影响遗址遗迹风貌和污染环境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限制,使得遗址遗迹的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音乐剧《苏东坡》第九幕《常州归去》演出现场。刘忠俊 摄

        伴随着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的实施,三苏祠博物馆逐渐成为眉山的文旅名片。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的话剧《苏东坡》通过苏东坡的仕途串起了他的诗文成就、情感生活,立起了一个具有当代性、典范性的奇伟形象,表现了闪耀于中国文化中,独属苏东坡的旷达“东坡精神”。该话剧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向全国观众展示了苏东坡的人格魅力。法国《世界报》评选千年英雄(1001年—2000年),全球共有12位,苏东坡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三苏祠博物馆的文学光辉,不仅在国内熠熠生辉,更在国际舞台上闪耀,为中华文化在世界传播做出巨大贡献。

四川眉山市民向苏轼塑像献花。张浪 摄

文化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在四川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四川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同千年的钟摆,在时光的潮汐中轻轻摇曳。它们是一部中华文明的长卷,记录着岁月的痕迹,承载着古老的智慧。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关怀。在这个时代的长河中,我们需要用心去守护这份文化的精粹,让它们如同守护者一样,镇守在历史的深邃之中。在当今社会,全球文化逐渐交融,但每个文明都有着独特的价值和特色。四川的文化遗产既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一部分,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维护这些遗产,我们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贡献力量。

        在未来的岁月里,四川将继续努力,传承和弘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世代后人在欣赏和学习中感受到历史的温度,为构建更加美好的未来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石。四川的历史文化,如同那辉煌的巴蜀古道,将继续闪耀在中华文明的光辉历程中。

一位外国游客在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区域内的古蜀道上学吹洞箫。王磊 摄

        源头活水,润泽千年。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四川以独特的实践推动文化创新,让巴蜀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热”起来。这不仅是文化的复兴,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四川肩负新的文化使命,为中华文明的绵延繁盛贡献力量,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四川文化如火焰般激荡人心,续写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生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