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张九龄《望月怀远》)。自古以来,月亮总是文人墨客最为钟情的题材,它的盈亏圆缺总能牵起人们心中的涟漪,生出怀家想国,思念亲友,渴望团圆的美好情愫。
撰稿:飞晨
中秋节的起源和月亮密不可分。早在上古时代,就有祭拜“月神”的活动。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就是古老的“祭月节”。进入农耕文明后,人们则利用月亮的盈亏变化进行历法,安排农事活动,祭月成为民间重要的祭祀习俗。汉代,中秋节得到普及,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中记载了“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等活动。进入唐宋盛世,中秋节逐渐成为重要节日,集中体现在大量中秋咏月诗词佳作的出现,以及诗词本身所呈现出的节日祝祷、赏月玩月的热闹景象。中秋节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成为人们寄托思念,企盼团圆的重要节日,并一直延续至今。因此,中秋节又有“祭月节”“团圆节”“仲秋节”等称谓。
2022年9月12日中秋节假日期间,江苏南京门东老街,年轻人正在穿着古装表演吟诗作赋。 图/CNSphoto
剪不断的月亮情结
中国人对月的喜爱,真可谓情有独钟。在诗人们眼中,月是最赋予浪漫与想象的景物。诗经《陈风·月出》中云:“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人们以月起兴,借用柔美的月光,衬托秀美女子的倩影。
后来,诗人们又把很多美好的传说寄托在月的身上。早在楚辞《天问》中,就有月兔之说。后来的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也都离不开月。诗仙李白有诗云:“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唐·《把酒问月》)。李商隐则做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唐·《嫦娥》)。诗人在引用传说的同时,还不忘体恤独在月宫中孤寂生活的嫦娥,真是把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
诗人对月的喜爱,还体现在赋予诗意的名字。比如李白在《古朗月行》中云:“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里的“白玉盘”“瑶台镜”指的就是月。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称月为“婵娟”,而晏殊又在《中秋月》中称之为“素娥”。此外,还有“冰轮”“桂魄”“桂华”“冰镜”等不同叫法。古人写月不直说,而是用代字,可见对月的想象是多么丰富而深情。
于是,当人们吟咏秋月时,雄浑大气的清丽词句便跃然纸上。“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唐·殷文圭《八月十五夜》)。“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唐·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玩月》)。如水月色,清洗整个夜空,暑气已退,天空明净,而秋色澄明,万物清丽。如此意境空灵,是诗人对明月的真心赞美。而更令人神往的,是曹松笔下的《中秋对月》。“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广博无私的月色普照寰宇,人人皆可抬头仰望,岂是一人所能独享?
李白像
怀家想国,思亲念友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望月怀家想国,从古至今,都是文人士大夫心中不可磨灭的精神信仰。即便是洒脱豪迈,飘逸浪漫的诗仙李白,也不免生出忧国忧民之思,要替戍守边疆,不得团圆的夫妻说几句话。于是他在《关山月》中写到: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圆之夜,遥想妻子独上高楼,思念征夫,因战事太紧,恐多不能生还,不禁哀叹相聚遥遥无期。又比如李峤在《中秋月二首·其二》中云:“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面对一轮圆月,诗人的愁思从来都不在庙堂之高,而在江湖之远。目光所及之处,总是那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恪守边疆的贫苦百姓。中秋夜,因为诗人“兼怀天下”的家国之思而有了人性的温度。
月圆之夜思团圆,也是中秋节亘古不变的话题。多少千古绝唱的诗句,都离不开伤感怀人之情。唐人王建有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一语道尽世间分离的常态。黄庭坚说:“前年江外,儿女传杯兄弟会。此夜登楼,小榭清吟慰白头。”(宋·《减字木兰花》)。想到曾与亲人中秋欢聚的场面,如今却是孤身一人,寂寥之情不知与谁倾诉。大诗圣杜甫则做诗《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中秋本是团圆夜,诗人却因为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而被迫与家人离散,死生未卜。这份凄苦的思念,让杜甫“怎一个愁字了得”。 可以说,对月怀人的感慨与伤怀,已经渗透进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那首被传唱千年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是李白思乡的明证。也是从这一刻起,中国人的心中种下了中秋即团圆的种子。
苏轼像
苏轼 中秋第一词人
然而,中秋节在人们心中的意义远不止怀家想国、伤感怀人,许多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诗词还丰富了中秋节人们企盼团圆的情感层次,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苏轼的千古名篇《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与胞弟苏辙感情至深,兄弟七年未见,思念之情尤甚。可苏轼却比任何人都看得通透。他从月亮的盈亏变化之中领悟到人生聚散无常,岂能求事事圆满?于是,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只要我们能共同沐浴在这同一片月光下,即使相隔万里,也如相聚时一样。这位中国文学史上最会写中秋月色的词人,把人世间的聚散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如今,人们只要一想到中秋,苏轼与《水调歌头》便会在心中萦绕。
其实,苏轼作诗怀念苏辙,远不只这一次。就在创作《水调歌头》后不久,苏轼就得到与苏辙团聚过中秋的机会。他诗兴大发,写下“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宋·《阳关曲·中秋月》的诗句。团圆固然美好,但终须离别又引起无尽伤感,面对无法把握的未来,苏轼生出珍惜相聚的人生意识。
如此旷达心境,才是人们喜爱苏轼的真正原因。毕竟天上的月总是长缺的。真正的圆满只有一种,那就是,在看清了人生聚散的常态后,依然能在心中升起一轮圆月,正如心学大师王阳明所云:“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明·《中秋》)。人生最重要的,是以旷达的心态面对人生的不圆满,从而获得心灵的超越。这是中秋节留给世人的又一个重要启示。
2022年9月8日,上海豫园商城中秋游园会上,两位女生身着汉服拍照留影。 图/CNSphoto
月下赏桂 饮酒赋诗斗才情
赏月是中秋节最传统的习俗,来源于祭月,最早出现于魏晋时期。唐宋之际,人们把严肃的祭祀仪式变为轻松愉悦的娱乐活动,成为民间最爱。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装扮亭台,登高望月,做游戏,吹箫听曲,平凡人家中的中秋家宴,总是少不了这些热闹的场面。
1、饮酒赋诗
饮酒赋诗,中国古代最浪漫的中秋习俗。唐宋以来,咏月的诗句多半离不开酒。比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其一》)。比如“把酒长歌邀月饮,明月正堪为友。”(元·白朴《念奴娇》)。欢聚时的开怀畅饮也好,离散时的愁闷独酌也罢,总之,月是诗人的“下酒菜”。《红楼梦》里,林黛玉与史湘云在凹晶溪馆的联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也恰好反映了中秋赋诗的传统。
2022年9月12日中秋节假日期间,江苏南京门东老街,年轻人正在穿着古装表演吟诗作赋。 图/CNSphoto
2、月下赏花
月下赏花,是明清时期极为流行的中秋习俗。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七十五、七十六回中细腻描绘了贾府中人团圆过中秋的场面。其中,就有桂花树下吹笛,击鼓传桂花等桥段。李清照曾赋诗《鹧鸪天·桂花》专门吟咏这种体态娇羞,却芳香自溢的时令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留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即便是秋菊与冬梅,在它面前也要逊色三分。“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由此可见,中秋时节赏桂,自古便是一件雅事。
月下赏花、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图/Shutterstock
3、吃西瓜,品尝月饼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原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北宋年间,文学作品中开始出现这种节令食物。最有名的诗句来自苏轼的《月饼》,“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据传这是最早把“饼”和“月”联系起来的诗句。有人因此称苏轼为“月饼之父”。只是,古时的月饼个头颇大,亦称“太饼”,人们须先将其切成小块,再全家围坐一起分食。
西瓜是除月饼外,又一大中秋食物。明代《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西瓜体态圆润,甘之如饴,故而有团团圆圆,甜甜美美的寓意。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西瓜,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南北各地中秋节的必备食物。
此外,还有赏花灯,猜灯谜,盛行于江浙一带的观潮,以及供奉流行于中国北方的节令性玩具——兔儿爷等民间习俗。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把酒问月》)。数千年来,中国人对月倾注了太多温情。它是故乡的象征,也是团圆的符号。异乡游子不管身在何处,只要看见一轮圆月高悬夜空,即便天涯海角,也如与亲人相见。这就是深深烙印在华夏民族血脉里的中秋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