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罗拉
图|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官网
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城东,有这样一座非同寻常的艺术美术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CMA)。它不仅收藏了超过66,500件时间跨度长达6,000年的艺术品,还向公众免费开放。而更令人瞩目的是,这座博物馆坐拥9.2亿美元的捐赠基金,是美国第四富有的艺术馆,堪称“公益界的豪门”。
自1916年开馆后,这座博物馆迅速成为艺术爱好者的“打卡圣地”,全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稳坐全球参观人数最多的艺术博物馆之一。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2024年10月,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下文简称为CMA) 被《华盛顿邮报》评选为美国20佳艺术博物馆之一。在“收藏、展览与公众参与度”这三项指标的综合评分中,CMA名列第7位。普利策获奖艺术评论家Sebastian Smee毫不吝啬地称它为“美国最古老、最富有的博物馆之一”,位列“重量级”博物馆之列。
在这里,你能看到古埃及的法老雕像、希腊的陶瓶、罗马的雕塑、中国的青铜器;还有卡拉瓦乔的《圣安德鲁受难》、梵高的《大梧桐树(圣雷米的修路者)》、莫奈的《红头巾》、毕加索的《生活》。从史前文物到当代艺术,无论你对艺术史了解多少,总能感受到CMA作为全美顶级综合性艺术博物馆的魅力。
梵高《大梧桐树(圣雷米的修路者)》。
百年历史与万件珍宝
很难想象,一座百年前由几位克利夫兰实业家共同资助的美术馆,如今已成为全美顶级艺术博物馆之一。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成立于1913年,以“永远造福所有人”为宗旨,致力于帮助尽可能多的观众了解并接触世界级的艺术。经过三年的筹备,终于在1916年6月6日正式开馆。从那天起,这座艺术殿堂就开始了一段令人称道的传奇旅程。
在过去的百余年里,CMA历经9位馆长,从一座地区性美术馆成长为全球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1920年代启动的艺术教育项目,为公众打开了通往艺术的大门;1940年代,馆内的收藏版图开始扩展;1960年代,亚洲藏品的开发,使CMA跻身世界顶级亚洲艺术收藏中心之列;1980年代,现代艺术收藏开始崭露头角,其他经典藏品也逐步得到更全面的整理与呈现;进入21世纪,博物馆拥抱数字化的革新。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内部。
与此同时,博物馆的物理空间也在不断扩大。从1916年的主馆到如今的现代化综合展馆,规模扩展了约1.5倍,中央广场的设计与新展厅的加入为观众提供了更流畅的观展体验。而这些扩展的空间,也为CMA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瑰宝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的收藏,如同一张世界地图,串联起不同地域的文化精粹。从亚洲的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到非洲的雕塑与饰品;从古埃及和中东的神秘文物,到伊斯兰艺术的精美纹饰;从希腊和罗马的经典雕塑,到印度与东南亚的宗教艺术,CMA用一件件珍品跨越6,000年时空,每一件藏品都在诉说——艺术从未过时,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让你驻足凝视。
而在艺术形式上,CMA几乎是个“全能玩家”。尤其是其珍藏的20,000幅版画,以稀有性和高质量闻名国际;而纺织品收藏则更是独树一帜,来自全球62个国家的约4,500件织物,一针一线都在记录文化的脉搏。无论你偏爱哪种艺术形式,CMA总能找到打动你的方式。
观众正在参观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观众正在参观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CMA与中国艺术在美国的发展
CMA以其亚洲艺术藏品享誉全球,其中中国艺术尤为出类拔萃。馆内收藏了玉器、青铜器、漆器、雕塑、绘画和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艺术珍品,CMA也因此被誉为美国最杰出的中国艺术收藏中心之一。
如果要问CMA的“顶流”藏品是谁,那一定非北宋汝窑莫属。这件镇馆之宝以其如玉般的釉色和极简的造型,被誉为宋代“天青无暇”的典范。正所谓“千金不换汝瓷一片”,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汝窑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很短。据说,全世界存世的汝窑瓷器不足百件,北美大陆共藏有三件,其中一件就在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而CMA收藏的这件,无论是品相还是历史价值,都堪称无价之宝。
北宋 汝窑天青釉笔洗盘。
唐寅《秋山高士图》。
当然,CMA的中国艺术收藏远不止于此。这座博物馆的“宝库”里还藏着据传是唐伯虎的传世之作《秋山高士图》、“米氏云山”代表作之一的《云山图》、元代赵孟頫的《竹石幽兰图》、宋代的《藩王礼佛图》、巨然和尚的《溪山兰若图》等等。CMA最强的就是中国古代绘画收藏。除了数不清的明清山水画卷外,还有工艺精湛、造型繁多的青铜器和玉器,如石器时代的牛首玉人、商代的玉鱼、战国的龙形玉佩,以及来自定窑、均窑、景德镇的陶瓷器等,均代表了海外中国藏品相当高的水准。
那么,CMA是如何将中国艺术从“边缘角色”推上以西方为主的舞台中央的?这一切成就背后,离不开一位关键人物——李雪曼(Sherman E. Lee)。1958年,李雪曼博士成为CMA的第三任馆长,在他长达25年的领导下,博物馆的亚洲艺术藏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北宋 钧窑天蓝釉紫斑罐。
北宋 定窑白釉印花牡丹纹碗。
上海交通大学艺术、考古与文化遗产中心主任杨晓能在《史克门与李雪曼——20世纪美国博物馆中国艺术收藏与研究的领军人物》一文中写道:“他们(史克门与李雪曼)的职业生涯和学术贡献代表了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博物馆和学界收藏、研究、展览中国艺术的最高水平。”
李雪曼1918年出生于西雅图,早年主攻美国艺术,博士论文研究的也是美国近代水彩画家。然而命运却将他引向了东方艺术的世界。在底特律艺术博物馆东亚部的工作开启了他与亚洲艺术的缘分,而二战后在日本的经历则让他真正成为一名亚洲艺术专家。
1948年李雪曼回到美国,先在西雅图艺术博物馆担任副馆长。四年后,他加入CMA,成为东方部主任。凭借他独到的眼光和搜集能力,CMA的中国部得到了很大的扩充,从馆藏的边缘逐渐地成为了全馆的重要核心。从那时起,中国艺术真正成为CMA的“名片”之一。
博物馆官网专门设立了“开放存取(Open Access)”专区。
艺术共享与数字创新
谁说艺术必须高高在上?在CMA,你不仅可以欣赏经典之美,还能通过数字技术走进藏品背后的故事,甚至与艺术“亲密接触”。
2019年1月,CMA率先迈出了一大步——对约30,000件公共领域的艺术品图像放弃版权,同时开放了超过61,000件藏品的详细元数据。这些资源不仅提供高分辨率图像,还完全免费使用,无需任何许可。换句话说,你可以下载、修改,甚至用在自己的创作项目中。
更贴心的是,博物馆官网专门设立了“开放存取(Open Access)”专区,俨然一个“数字艺术宝库”。每幅作品附带详细的背景资料、保护说明、展览历史,甚至趣味小知识。如果你好奇某件藏品是否正在展出,查询系统还能告诉你展览位置,甚至借展信息。
ARTLENS Gallery,参观者可以通过手势控制、AR技术和手机App,与藏品进行实时互动。
2019年9月,CMA更进一步,将200余件艺术品以3D模型形式呈现,让“触摸艺术”变成了现实。你不仅可以在线欣赏这些立体化的艺术品,还能下载和打印模型。这些资源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利器,也是创意设计的灵感库,每个细节都可以被无限放大,用来打印出属于你的“私人艺术品”,历史的质感变得触手可及。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观众,CMA还与Google合作,利用AI技术推出了“一分钟导览(One Minute Guides)”项目,为不同兴趣的观众量身定制导览路线,让艺术探索变得更加轻松有趣。除了欣赏和了解艺术,CMA还鼓励观众“玩艺术”。ARTLENS Gallery的开发是CMA的一大亮点——一个专为互动而生的沉浸式数字体验空间。参观者可以通过手势控制、AR技术和手机App,与藏品进行实时互动或参与艺术创作。
无论是藏品丰富的展览、广泛的教育项目,还是拥抱数字化的革新,CMA用一个世纪的时间践行了它的信条——艺术属于每一个人。
展馆信息:
时间:博物馆除星期一外,每天上午10:00至下午5:00开放
地点:11150 East Boulevard, Cleveland, Ohio 4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