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水一样”,做世界的伟丽 专访亚洲首位UFC世界冠军张伟丽

记者|吴雪

  吴彦祖日前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一张被UFC女子草量级冠军张伟丽“锁喉”的照片,画面看起来很风趣幽默,实际上却饱含深意。更值得玩味的是他的配文——“12年前,我曾告诉UFC老板需要培养一位中国冠军,几年后,伟丽出现并开始了她在UFC的统治地位”。
  这或许并非只是普通的祝贺,而是一场酝酿12年的“预言成真”时刻。
  时间倒回到2025年2月9日,悉尼当地时间11点,张伟丽站在八角笼中央,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击败苏亚雷斯之后,她稳稳地站定在那里。那天,是张伟丽的卫冕时刻。裁判高举张伟丽的双手,金腰带再次系在腰间。刹那间,雷鸣般的尖叫声席卷整个场馆。而张伟丽始终保持微笑,波澜不惊,独自一人面对世界的喧嚣与辽阔。
  在张伟丽的人生叙事里,没有奇迹,没有额外加持,有的只是一次次跌倒后更凶狠的反击。从幼儿园老师到UFC世界冠军,张伟丽用十余年实现逆天改命。她以“向上的力量”撕裂偏见:关于搏击的野蛮与优雅,关于弱者的逆袭与觉醒。

张伟丽把太极的智慧融进格斗当中。

我要做世界的伟丽

  熟悉张伟丽的人知道,她从不内耗自己,习惯活在当下,更不会刻意追求第一或唯一。但那些破纪录的瞬间,那些血汗交织的日日夜夜,早已为她刻进了血脉。2025年UFC重返上海,她坦言:“我要做世界的伟丽,让更多人认识中国女孩。”
  现在的张伟丽,像是平行时空的自己,完成了年少时不可能完成的梦想。
  八年前的冬天,健身房的空气里混杂着塑胶和汗水的味道,27岁的张伟丽还是健身房的销售员,凭着对运动的热爱,一张880元的年卡,她能卖出二十多万元的合同。但销冠不是她站在健身房的理由,热爱才是。
  傍晚,挥舞着哑铃的人,跑步机上挥汗的人陆续散去。健身房的灯光全部熄灭,张伟丽借着安全出口的绿光,朝沙袋走去,出拳“砰”,再出拳“砰砰砰”。沉闷的撞击声,让久违的力量找到了出口。黑暗中,手背裂口渗出的血把绷带染成褐色,张伟丽却觉得酣畅淋漓,仿佛每拳都在凿开命运的墙。
  后来,张伟丽遇到了改变她人生的男人——蔡学军,中国MMA(综合格斗)领域第一批经理人。蔡学军第一次见到张伟丽时,她正在和男子职业MMA运动员吴昊天打实战训练,五十多公斤的张伟丽和八十多公斤的吴昊天对打,“她完全不是一个女孩子应该有的状态,她不怕痛”。
  蔡学军觉得张伟丽是可塑之才,但如果一直都是业余选手的话,她走不远。张伟丽决定辞掉健身房的工作,全职训练。那是2013年,格斗巨星隆达·罗西在第一场女子UFC比赛中拿到冠军金腰带,张伟丽感觉灰暗的人生好像忽然被点亮了,找到了“孤注一掷”的理由,“只要我不放弃,总有一天,我可以站在UFC的拳台”。

2月9日,UFC312女子草量级冠军赛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张伟丽展示冠军腰带。图/Newscom

  张伟丽在微博上写下这句话,当时无人应答,但27岁的她,却已听见命运的回响。
  张伟丽形容这段岁月是蛰伏,不是黎明前的黑暗。当你真正热爱一件事,上天会主动为你打开一扇窗,指出一条路。“只要你做自己,真正地做自己。”
  2018年,张伟丽靠在国内MMA赛事连胜19场的成绩,签约世界顶级综合格斗比赛UFC。2019年,她打入世界前十。同年8月,她站上UFC深圳站的八角笼,在开场仅用42秒终结了对手杰西卡,全场观众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张伟丽激动地在台上拥抱了很多人,那是在梦中出现无数次的场景。
  一时间,张伟丽的名字迅速传遍了格斗圈。2020年3月8日夜晚,张伟丽与波兰名将乔安娜会战,开启首场卫冕之赛。当计时器归零,全场雀跃的掌声告诉张伟丽:“她赢了。”懂行的人都知道,世界顶级舞台UFC,门槛从来都高得让人望而却步。即便成为了冠军,成功签约,每半年就得卫冕,迎接不断出现的挑战者。
  但张伟丽做到了,这一切来之不易。

张伟丽的“水”说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指格斗运动中蕴含着“像水一样”的智慧与哲学。

八角笼外的“自强隧道”

  张伟丽走向八角笼的岁月,曾迷茫过,那是一条漫长且毫无头绪的路。
  矿工的女儿、幼儿园老师、前台保安、健身房销售、UFC冠军……张伟丽的角色有很多个,面对人生中一场又一场接踵而至的斗争,她从未喊过苦和累。即使前方是看不见尽头的黑暗隧道,她仍旧选择一往无前。
  小时候的张伟丽有点不同,她力气很大,不喜欢洋娃娃,手上腿上总有摔倒的伤口。母亲抱怨她没有女孩的样子,父亲看到全是她的闪光点。“不如送去学武术。”那是老家邯郸镇上的一家小武馆,从开始的不被看好,七个月后,张伟丽打赢了武馆里所有“欺负”她的人。
  2004年,14岁的张伟丽拿下河北省青年散打冠军。日以继夜的训练,让张伟丽的腰部受伤。硬撑了一段时间,张伟丽被迫退出散打队。很长一段时间,张伟丽很消沉,她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周围的人都说:“女孩子找工作得稳妥点,好找对象。”
  张伟丽跟着选择一条大家都认为很稳妥的职业——幼儿园老师,每天看孩子吵吵闹闹,张伟丽充实又幸福;但放学时,看着小朋友陆续离园,收拾东西的间隙,张伟丽也在想:“难道下半辈子就局限在这样的状态里了吗?我不甘心。”
  直到去了健身房,看到拳台,内心的小火苗开始燃烧起来。心里那盏灯,“啪”一下被点亮了。后来,这个并不起眼的中国女孩,站在了那片欧美选手统治的拳台上,抱着必胜的决心与他们抗衡。没人看好张伟丽,但她自己知道——我可以。

张伟丽出席某品牌活动。图/Newscom

   “中国女孩”不被定义

  有人问,在中国格斗运动中,该如何展现女性力量。张伟丽回答:“各行各业都可以展现女性力量,不一定在八角笼中。”是的,女性可以是摄影师,也可以学拳击,甚至穿衣打扮也不一定像女孩子。虽然行业各式各样,但理念是相通的。
  格斗运动中的女性选手,一直饱受争议。张伟丽说,能明显感觉到,身边很多人对女孩习武有刻板印象。身边的女孩,有的放弃不练了,有的嫁人了、转行了。他们的父母会认为,打拳这行不像女孩子干的,就业面也很窄,将来怎么找工作?怎么嫁人?
  2022年,张伟丽与劲敌乔安娜的对决,是她伤得最重的一场比赛。比赛还没打完,张伟丽的眼睛就肿成了大包。张伟丽的母亲因为心疼女儿,从来不看比赛直播。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张伟丽保持着赛后视频报平安的习惯,但那一次,张伟丽只发了微信。
  冠军张伟丽背后,承受的刻板印象何止这些。
  成名之后的张伟丽,依旧会受到各种关于“好嫁”的质疑。“又壮又凶,怎么算是女生?”“做她男朋友,一定会被打吧?”对于一些滑稽的偏见,张伟丽怼回去:“你想多了。我们打人是要给钱的,你给钱了吗?”
  也曾有媒体问她:一个女孩子为啥要这么血腥和暴力?她说,她觉得不能定义女性“应该什么样”。当格斗成为一门关于流动的艺术,女性力量便有了千万种形态。
  在张伟丽看来,大家生活在很好的时代,只要认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没有人可以阻拦。“我在八角笼是战士,照顾侄子时是温柔姑姑,推广运动时是创业者。”她说,女性可以大胆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女性可以是任何样子。重要的是不在意外界的看法和压力,更不要把它们变成包袱背在身上。
  “如果未来我的女儿喜欢格斗,我会支持她,如果她特别喜欢,我会全力支持。”张伟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是母亲教给她的。

电影《下一个台风》剧照。在片中,张伟丽(左)饰演一位因创伤失语的岛上女孩阿汐。

  “像水一样”是最高境界

  2024年初,电影《下一个台风》剧组筹拍,导演李玉在手机里翻到张伟丽的比赛视频。“第二天我就站在片场了。”张伟丽比画着当时场景。在片中,张伟丽饰演一位因创伤失语的岛上女孩阿汐。与张子枫饰演的城市少女林沫沫相遇后,两个女孩在风暴中彼此救赎,用友情对抗命运的狂风。
  为了真正成为“阿汐”,张伟丽暂时剥离冠军光环,阿汐的忧郁、沉默与肢体语言,则与擂台上锋芒毕露的格斗家截然不同。这次演出为张伟丽赢得了“最受大学生欢迎年度新人”的奖项。
  张伟丽还有一部纪录片叫《永无止境》,片子讲述她从丢腰带到拿回腰带的过程。对于未来的跨界尝试,张伟丽从不对未来预设什么,她只活在当下,现在是运动员,就专注打好比赛,这是最重要的事。
  当记者问她“会用哪个词形容自己”时,张伟丽脱口而出:“水。”
  张伟丽的“水”说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指格斗运动中蕴含着“像水一样”的智慧与哲学——你把水放在火上,它会沸腾;放在很冷的地方,它会变成冰;水可以是任何状态,跟比赛一样,你要像水一样,跟随对手的技术和风格来改变自己,遇事也是如此,不用特别刚,也不用过于柔软,而是要柔中带刚,刚中带柔,也要随境遇而变。
  “像水一样”(Be Water),正是国际功夫巨星李小龙所认为的功夫最高境界。如今,站在拳台上,她屏住呼吸,视线能完全框住对手,就像水一样亦柔亦刚,简单自然,而且总有办法保持流动。
  张伟丽的磁场似乎正转化成更浩瀚的能量,见证柔韧的水如何冲破所有容器。她说,自己的梦想是推广传统武术,实现文化自信,希望未来创办学校,培养年轻人“文明精神,野蛮体魄”,让更多中国运动员闪耀世界。

(本文获新民周刊授权转载,内容有删减,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扫新民周刊官方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