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perfine: Tailoring Black Style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Superfine: Tailoring Black Style
时间:2025/5/10-2025/10/26
地点:纽约大都会博物馆(The MET)
大都会博物馆服装学院2025年春季大展,以“丹迪主义”(dandyism,亦可直译为纨绔主义)为线索,呈现黑人群体三百年来如何通过服饰表达身份与美感,挑战主流审美。正是在非洲与欧洲服饰传统的交汇中,黑人丹迪风格应运而生,成为自我定义与抗争的方式。
展览涵盖18世纪至今的时装、绘画与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分为12个单元,每一部分围绕一种定义黑人风格的核心特质展开,如“斗士”“体面”“传承”“美感”与“世界性”等,展现黑人社群如何用个人形象的呈现开辟自我表达的空间。值得一提的是,本展览由路易威登鼎力支持。

Hilma af Klint: What Stands Behind the Flowers ©现代艺术博物馆
Hilma af Klint
What Stands Behind the Flowers
时间:2025/5/11-2025/9/27
地点: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被誉为现代抽象艺术先驱之一的瑞典艺术家希尔玛·阿芙·克林特(Hilma af Klint),其最早的抽象创作甚至早于康定斯基与蒙德里安。本次展览聚焦她在1919至1920年间创作的一组花卉水彩画,作品色彩瑰丽、笔触细腻,既有植物学的精确观察,又超越了传统自然写生的范畴。
在画作中,克林特将向日葵、金盏花等植物与几何图形并置:绽放的葵花映衬套圈图案,湿地植物旁绘以旋转螺纹或点阵棋盘。她借助抽象符号,试图揭示自然背后的宇宙秩序与人类心灵的共振。正如她所言:“植物的世界与灵魂的世界,是相通的。”

World of the Terracotta Warriors ©宝尔博物馆
World of the Terracotta Warriors:
New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Shaanxi in the 21st Century
时间:2025/5/24-2025/10/19
地点:宝尔博物馆(Bowers Museum)
由橙郡宝尔博物馆与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联合推出的“不止秦俑:21世纪陕西考古新发现”展,将带领观众跨越时空,探索陕西地区从史前文明到秦代的考古成果,见证中华文明早期发展的历史。
展览汇集115件珍贵文物,包括史前巨石城垣构件、西周青铜重器的神秘铭文、春秋时期的金玉工艺品及秦陵兵马俑等。其中,大部分展品为首次在海外亮相,让美国观众近距离感受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考古探索的最新成果。

Iba Ndiaye: Between Latitude and Longitude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Iba Ndiaye: Between Latitude and Longitude
时间:2025/5/31-2026/5/31
地点:纽约大都会博物馆(The MET)
作为迈克尔·C·洛克菲勒馆新设“焦点展厅”(in-focus gallery)的开幕展,《经纬之间》以塞内加尔现代主义艺术家伊巴·恩贾伊(Iba Ndiaye,1928–2008)的代表作《宰牲节》捐赠入藏为起点,正式拉开大都会非洲艺术重塑计划的序幕。
展览由非洲艺术与欧洲绘画策展团队联合策划,呈现恩贾伊与大都会馆藏之间的深度对话:从伦勃朗、戈雅、德加、培根等大师之作,到非洲雕塑、纺织品与伊斯兰文献艺术,构成一场横跨经纬、对话传统与现代的旅程。

Refocusing Photography: China at the Millennium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Refocusing Photography: China at the Millennium
时间:2025/6/8-2025/11/16
地点: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摄影在中国迅速从宣传工具转变为一种记录现实、表达自我与探索艺术的新媒介。个人摄影社团兴起,艺术院校开设摄影课程,西方当代艺术的观念也开始渗透进来。
本次展览聚焦八位出生于1962至1969年间的艺术家,他们成长于文化大革命时期,90年代末大多从绘画转向摄影,打破影像与表演、装置、观念艺术之间的界限,使摄影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表达形式。他们的作品不仅回应社会剧变与个体身份的重塑,也回望历史创伤,让摄影从“记录”转化为富有思辨力的艺术语言。

Cut + Paste: Experimental Japanese Prints and Photographs ©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Cut + Paste: Experimental Japanese Prints and Photographs
时间:2025/6/21-2025/11/20
地点: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NMAA)
忘掉对版画和摄影的传统印象吧!在本次展览中回归,纸面不再是平面的,它们被塑形、叠加、重塑,通过塑料、泡沫、胶水与胶带等非常规材料,让纸面跃动出丰富的质感与层次。面对图像复制无处不在的时代,这些作品邀请观众以亲身体验重新感知艺术的质地。
展览汇聚17位活跃于20世纪至21世纪初的日本艺术家,他们融合版画与摄影技法,打破媒介、传统与设计之间的边界。每件作品在现实与记忆、空间与时间之间游走,创造出多维而复杂的视觉世界,重新定义了我们对图像的认知。

2025 California Biennial: Desperate, Scared, But Social ©橙郡艺术博物馆
2025 California Biennial: Desperate, Scared, But Social
时间:2025/6/21-2025/10/12
地点:橙郡艺术博物馆(OCMA)
由橙郡艺术博物馆发起的加州双年展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是加州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性当代艺术展览项目之一。本届展览以“崩溃、害怕,但仍合群”为题,聚焦青春晚期这一充满希望与矛盾的人生阶段。展名取自1993年由三位橙郡少女组建的乐队Emily’s Sassy Lime 的首张专辑,呼应展览对“青春”主题的回望与探索。
展览呈现12位艺术家的创作,包括他们的早期作品、与子女合作的项目,以及对青少年文化的再诠释。在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这场双年展既是对青春勇气的致敬,也为定义未来的年轻一代提供了艺术表达的平台。
(本文为《美华》杂志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侵犯版权。如有意转载,请与洛杉矶中国文化发展中心《美华》杂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