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地球800万年的“活化石”
作者:武林静
大熊猫,是我们十分熟悉,又略感陌生的神奇动物。
为什么说大熊猫神奇?它是动物界的“活化石”。
早在800多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大熊猫的直系祖先始熊猫就已经在地球上现身。千百万年里,地球经历了多次冷暖交替,动植物也多次面临极端气候的残酷挑战。尽管与大熊猫同时期的剑齿虎、巨猿等动物相继灭绝,数次冰川期的气候变冷、森林减少、食物短缺也没有阻碍大熊猫的进化之路。
近年来,在各色社交媒体上,有关大熊猫的爆款短视频层出不穷。很多“熊猫粉”能叫出几只自己所喜欢的熊猫的名字,对它们的身世如数家珍。不知大家在看熊猫短视频时,是否想过这一问题——哪里才是大熊猫真正的家,是不是那些装修考究,有玩具和水池供熊猫嬉戏的动物园?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生活栖息的大熊猫。 阿坝州委宣传部供图
熊猫竟然存在了800多万年!?
从考古学和动物学研究的角度看,大熊猫真是动物界的“活化石”,它们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800多万年,这是绝大多数人难以想象的时间长度。当地球还处在中新世中晚期,熊猫的直系祖先始熊猫出现。始熊猫的体型大约为现在大熊猫的四分之一。
后来,始熊猫分化出几支。
其中一支叫葛氏郊熊猫,它们的化石在法国和匈牙利的褐煤地层中被发现,标本目前保存在匈牙利。在漫长的历史中,葛氏郊熊猫早已灭绝。
约300万年前的更新世初期,有一支体型约为现在大熊猫一半的小型大熊猫——被称为大熊猫小种——努力生存了200多万年,在距今70万年至50万年时逐渐走向灭亡。从化石分布可知,大熊猫小种的生活范围南至广西、四川,北到陕西秦岭。
取而代之的是体型增大、头骨结构特征与现在的大熊猫没有本质差别的大熊猫巴氏亚种,它们的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甚至到了东南亚国家,种群数量也迅速增加,迎来鼎盛时期。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距今约1.8万年前最后一次冰川期高峰的到来。当时地球气候急剧变冷,植被大幅减少,以植物为食的动物首先面临生存冲击,巴氏大熊猫数量开始衰退,到6000多年后冰川期结束、全新世开始时,该亚种已经灭绝。
此后,比巴氏大熊猫体型小了八分之一左右的另一分支,在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迷宫般的崇山峻岭中得以生存,成为如今的大熊猫。
有趣的是,全新世温暖的气候不但开启了大熊猫的新纪元,也同步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此时,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进入到新石器时代。
2023年1月31日,安装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的红外相机记录下野生大熊猫在雪地中的影像。 大熊猫国家公园供图
在大熊猫的生存历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独特的“生存哲学”。
科学家们根据牙齿化石发现,早在大熊猫小种时期,它们的食性已从肉食性转化为以竹叶和竹笋为生,成为杂食性动物。但以竹子为主食的大熊猫至今仍保留着肉食性动物典型的消化系统,它们的消化道很短,使得竹子在它们的消化道里的消化吸收率不到17%,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能看到大熊猫不停地在吃东西。
“你可以想象一个吃肉的动物靠肉食动物的消化肠道,仅仅吸收从植物里面提取的纤维或能量,其实它的能量储存是非常有限的。在野外,经常能够看到熊猫不停地在吃。在大熊猫繁育中心和动物园的圈养大熊猫,我们也能看到它们每天差不多有接近16个小时的时间在吃东西。”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大熊猫保护项目经理蒲贵军说。他认为,“熊猫经历了若干冰川时期能够生存下来,很快的去适应环境,能够在新的环境下去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一个生存空间和生存方式,也是非常值得人类去学习的。”
的确,从食肉到食素的转变,是大熊猫面对地球自然变化导致的食物短缺而展现出的适应力。在大自然中,几乎没有与大熊猫同等体型的动物以速生的竹子为食,且成年大熊猫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几乎没有天敌。即便如此,大熊猫却极少主动攻击和捕杀其他动物,这种进化选择与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暗暗契合。
露丝·哈根纳斯(Ruth Harkness)正在给大熊猫“苏琳”喂食。她在中国四川汶川一带获得了这只大约一周大的熊猫并带回美国。 图/ Newscom
大熊猫的科学发现与生存危机
从大熊猫的进化史可以推测,古代的中国人早已与大熊猫为邻,但为何鲜有记载?
学术界的研究认为,在古代大熊猫有多种名称,中国人熟悉的貔貅、貘、驺虞、白豹和白虎等都是大熊猫的代称,也有学者认为仅有“貘”可以等同于大熊猫。《山海经》记载有“猛豹似熊而小,毛浅,有光泽,能食蛇,食铜铁,豹或作虎”,按照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郭郛在《中国古代动物学史》中的观点,“猛豹”即貘豹,就是现在的大熊猫。
可见,中国古代,人们对大熊猫并不陌生。史料记载,在唐朝武则天当政时期,中国就曾向日本赠送过两只大熊猫和十余张黑白相间的兽皮。
但按照现代动物学分类,大熊猫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动物纲、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用现代科学方式研究大熊猫的第一人,可以追溯至十九世纪的法国传教士、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Armand David)。
戴维一生中曾3次来到中国,比起传教,他更热衷于为法国博物馆搜集动物和植物标本。“四不像”麋鹿,就是他第一次中国之旅时发现并命名的。
1869年第二次中国之旅期间,戴维来到四川夹金山下的雅安市宝兴县,在一户李姓人家看到一张黑白熊皮。在他的悬赏下,几天后十几位出色的猎人便带回来一只幼年大熊猫。
戴维在日记中记录:“1869年3月23日……猎人带给我一只年幼的白熊,捕到时是活的,为了携带方便,它被杀死了……除了四肢、耳朵、眼睛为黑色外,其余全为白色。它的体色同我以前看到的成年个体的毛色是一样的,它一定是熊类中的一个新种。”
又过了几天,一只成年的大熊猫活体被带到了戴维面前,“4月1日。他们又带回一只完全成年的黑白熊,它的毛色同我已经得到的那只幼体完全相同,只是不那么黑白分明。”
戴维兴奋的带着这只活体黑白熊启程回国,但由于路途遥远、颠簸,黑白熊在途中死亡,被戴维制作成标本,送往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并附上一份详细的科学记录。由此,法国人戴维成为大熊猫的科学发现者。
大熊猫标本在巴黎展出在西方掀起了一波“大熊猫热”。尽管山水相隔、交通不便,在1869年至1936年,有超过200位西方人到中国寻找大熊猫。这些所谓的西方探险家,来到大熊猫栖息地,或高价购买,或亲自抓捕,但始终未能成功带回一只活体大熊猫。直到1936年冬,美国服装设计师露丝·哈根纳斯(Ruth Harkness)为了完成已故探险家丈夫的遗志,来到四川汶川一带,在当地猎人帮助下得到一只活的大熊猫幼崽,并给它取名“苏琳”。露丝凭借一张标注“一只狗,20美元”的报关单登船,将“苏琳”带回了美国。
2023年1月31日,安装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的红外相机记录下野生大熊猫在雪地中的影像。 大熊猫国家公园供图
这一次,大熊猫热席卷全球。
1937年2月,“苏琳”在芝加哥动物园展出的第一天,就有4万多人参观。同样在1937年,一只不到1岁的大熊猫被卖到了英国伦敦动物园,叫作“明”。它的活泼好动为正处于二战中的英国人带去慰藉。当时还是小女孩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也跑去看望。
据不完全统计,仅1936到1946年间,就有16只活体大熊猫通过走私等手段,从中国运出。目前,至少有70具大熊猫标本存放在西方国家的博物馆里。
捕猎和日益扩张的人类活动极大地威胁着野生大熊猫的生存,随着土地开垦的扩大,大熊猫的栖息地进一步缩小。与此同时,悄然而至的自然灾害——两次大规模的竹子开花——更为致命。
大熊猫99%的饮食由新鲜竹子构成,每只成年大熊猫每天大约消耗40公斤竹子。但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直至八十年代,大熊猫主要分布的秦岭、岷山、邛崃山等山系中,它们的主食竹大面积开花枯死,直接导致在野外的大熊猫食物不足、营养不良,被大批饿死。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从野外拣回的大熊猫尸体有138具之多,还有200多只被人救活。
这场大熊猫危机直接促成了中国的大熊猫科研和保护事业,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在集中安置被救助大熊猫的四川卧龙地区成立,国际力量也纷纷加入助力。
1980 年,中国与WWF合作在卧龙开展大熊猫保护研究,美国生物学家乔治·夏勒(George Schaller)作为外方专家组组长,首次踏入大熊猫居住的森林。此后的四年半,夏勒行程涉足四川多个熊猫活动区域。
“我们能跟熊猫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演化历程发生交错,是我们的运气。”夏勒在其著作《最后的熊猫》中写道,“它是坚忍不拔、反抗命运的象征。数百万年前,人类的演化尚未完成时,熊猫就生存在地球上,它们是生存竞争中的成功者,比起很多其他在冰河时代大变动中消失的大型哺乳类都生存的久。”
2020年12月13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绵阳片区的红外线相机拍摄到岩羊活动的影像。 大熊猫国家公园供图
国家公园为大熊猫撑起“保护伞”
回到最初的问题,哪里才是大熊猫的家?
了解了大熊猫生存脉络后,相信你一定会认同:大自然才是大熊猫一以贯之的家园。
没错,在中国的西南部,地形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处,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挤压碰撞,形成了广袤的高原和山岭,这里高山与峡谷毗连,清泉与激流交汇,是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也是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历经近四十年的保护,大熊猫野生种群得到有效恢复。截至2013年底,中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64只。2016年底,全球保护濒危物种的权威组织“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美国夏威夷的年会上,正式把大熊猫从“濒危”降级至“易危”。
为了进一步升级保护力度,2021年10月,在中国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期间,中国正式设立横跨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秦岭五大山系,涉及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这一巨大区域整合了以往上百个各类保护区,在总规划2.2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建立起国家公园这一世界上最高等级的保护地。其中,仅在四川就有1.93万平方公里,占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面积87.7%。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费宇翔说:“与9000多平方公里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和3000多平方公里的美国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相比,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面积可谓是‘巨大’的”。
在这南北和东西跨度都近600公里、海拔高差近6000米的区域内,不仅生活着全球1864只野生大熊猫总数中的1340只,还分布有川金丝猴、雪豹、羚牛和珙桐、红豆杉等超过8000种野生动植物。
2021年8月19日摄,安装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绵阳市范围内的红外相机,拍摄到雪豹活动的影像。大熊猫国家公园供图
大熊猫被认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是世界自然保护的象征。如果将保护大熊猫比作是在自然界中撑起了一把“保护伞”,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大伞”之下,万物得以安然栖居。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野生动物往往是先闻其声,再见其形。53岁的巡护员马文虎已经在保护一线整整工作了30年。他和其他2000多人一道,常年行走在大熊猫栖息地的深山密林间。
今年3月3日正逢第10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马文虎碰巧遇到两只野生大熊猫在远处的树上“谈恋爱”。这也是他30年野外工作中,第9次遇到被称为“竹林隐士”的大熊猫。
“我们自然保护工作做好了,就能多见到野生大熊猫和其他珍稀动物了。”马文虎说,“我的职责就是保护好这片土地,还原世界本来的样子,让野生动植物自然生长栖息。”
为建好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关停了其中的200多个采矿场,清退了百余座小水电站,引导公家公园核心区居民外迁集中居住,“人退猫进、人聚猫散”,化解人与动物争环境、保护与发展争空间的矛盾。
甚至是之前的猎人,也变身成为生态巡护员。
61岁的钟俊德家住绵阳市平武县新驿村,他如今工作的巡护队里,14名队员中有12人曾是猎人,而他们巡护的38.8平方公里森林曾经就是他们的猎场。回想做猎人的经历,他说:“总觉得像是欠了债。打光了动物,子孙后代谁还认识大熊猫?”
根据介绍,在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首年里,四川省利用数字化手段,综合运用卫星、无人机、红外相机、巡护员,在663条固定巡护线路上开展了8万余人次巡护,发现10只野生大熊猫和1600余只同域珍稀动物。布设在野外的1736台红外相机,拍到724次野生大熊猫影像和超过10万条其他动植物的监测信息。多条高速公路和高铁的修建因保护大熊猫而改道。
中国还先后将11只人工繁育的大熊猫放归至有灭绝风险的野生小种群栖息地,9只成功存活。
“我们保护大熊猫不仅是为了保护这一个物种,更是保护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让其中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共同受益。”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资深研究员张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