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民权vs.联邦平权 一场不见硝烟的文化之战

采访、撰稿:章宁

        远在东岸的最高法院裁决一出炉,在西岸就读公立学校的一些学生们的信箱中,已收到来自校方的信函。名义上点题高院裁决,字里行间依然有“弦外之音”。这就是近30年,始终笼罩在加州的一场不见硝烟的文化之战、教育之战:自然平等VS种族特权(政府出手调配,优待某些种族,以求一平等的结果),倡导前者的是加州宪法,民权法案209,推崇后者的就是所谓“平权法案”。

        谈及这场抗争,坊间有一个真实的“案例”,只是多少有些荒唐。

2020 年 10 月 8 日,洛杉矶阿罕布拉市,路边一处由Californians for Equal Rights Foundation树立的反对 16 号提案(该法案试图推翻209提案)标语牌。  图/Newscom

        2022年加州公投Prop.16前,在一个亚裔社区表现出色的学区里,亚裔孩子们在笑聊一个“丑闻”。某位成绩平平的同学,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或“智慧”?),他在申请表中隐瞒族裔身份,填写了一个政府选中的可以被优待的族裔,结果很快被顺利录取。毕竟是孩子,高兴得忍不住了,把“机密”透露给三两好友,信息扩散,引起成绩优秀却遭拒的学生不满,向校方举报。于是,该同学被退学。

        更荒唐是,这并非特例。除了改族裔,还有想改姓氏的学生。有孩子曾“建议”母亲离婚,嫁给其它族裔,以获得一个可以被优待的姓氏。在保护Propo.209期间,还有位母亲告诉我,当时填写大学申请表,儿子突然在性别一栏停住,问可否“大胆”一些,不填Male……因为这是他惟一有可能获得一点优待、又不算太离谱的一个机会,否则,“亚裔,华人姓氏,男性,那成绩还有用吗?” 

        孩子的说法虽悲观,也令长辈心疼,却真实体现华裔家庭对加州教育入学现状的担忧,而这一担忧近年来有增无减。

        其实,论法律,包括加州在内,全美一共有11个州立宪,放弃基于族裔优惠的平权法案 ,倡导自然的、真正的平等。比如加州宪法、民权法209,条款明确为“禁止州政府机构在雇佣公务员、签订公共服务合同和公共教育中考虑种族、性别和族群因素。”然而,即使在宪法保护之下,加州依然有强大政治力量热衷让平权法案回头。而另一方,拥护加州宪法的民众,尤其以教育为先的华裔家庭,从未停止过抗争。

        Frank是Californians for Equal Rights Foundation(简称CFER)的主席,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抗争群体的领军人物之一。作为一名技术男,主打写码,戴着一幅黑框眼睛,虽早过不惑之年,笑容中依然满满书生气,言谈中还有挥不去的理想主义。他参与捍卫宪法209和自身利益毫无关系,只为“平等”两字而燃情,几乎把所有休息时间用于追求平等。当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他的“悲情”。

        CFER在2022年为了与修宪提案Prop.16抗争而建立,而当年那一场反对Prop.16提案的抗争也是可载入历史的一场大型的以华裔为先锋的力量悬殊的修宪之争。全加州的华裔家长、学生、民众为了争取平等的教育、就业、经商机会走上街头。而CFER作为加州州务卿官网公布的Prop.16反对方法定代表,正面对阵支持方的法定代表。当时正方代表团体助选资金达几千万,CFER资金只有百余万,且大部分是家长、学生、民众一千、几百、甚至几十元一点点凑出来。投票前的最后时刻,Frank天天在群里发他自制的不怎么好看的“血线图”(资金),告知大家快没“血”了,坚持,快没“血”了,继续坚持……坚持到最后,护法者赢了公投。

        如今,加州主推“多元化”,“代表性不足”等概念,是Affirmative action的变体词汇,是打擦边球以避开宪法。因为宪法209从来支持“多元化”,支持所有人机会平等,反对的是种族特权。

1997年8月28日,加州旧金山市,反对209提案的抗议者列队游行穿过金门大桥。1996年加州通过了著名的209提案,也叫加州民权提案,但一直亦有反对声音。 图/Newscom

        据Frank介绍,此次哈佛案也是耗资巨大——约800多万,且旷日持久——前后十几年,争取平等权益从来都是不易之战。而加州的最大难点,还在于“隐蔽”。因有209护航,加州各高校采取多种措施“多元化”招生,简单讲,就是“亚裔学生太多了,应该有更多‘代表性不足’的族裔的学生”。而主流媒体也曾明确表达,亚裔学生“伤害了其它族裔”等言论。

        然而,对于UC究竟如何招生,到底如何亚裔学生就“太多了”,“伤害其它族裔”了,并没有透明的可考察的依据。UCLA教授Richard Sander博士增耗时10年打官司,要求UC录取过程透明化——公布相关录取数据,结果,输了官司。所以至今,很难找到UC在大学录取过程中,是否歧视或优待了某些族裔。

        证据难寻,没有原告,CFER还未曾协助家长状告“入学歧视”类案件。然而,在每一个华裔家庭心中,自有一杆秤。由此,形成一直以来各自使劲儿,心照不宣的状况。而每有提案出台时,即是矛盾激发,抗争白热化的时候。先有AB5,后有Prop.16,而未来——2024年,将是ACA7。

        CFER的另一位理想主义成员是Saga女士,同时也是侠骨豪情的执行者。她身材瘦小,貌似高中生,但能量惊人。作为政府公职人员,她几乎天天在应对各种人、事,接触学区、学校,不同族裔社区团体等,如果想电话采访,经常等到晚上11点以后。一般人很难相信她本华人,因为她的热情源自她的简单理想,“只要有不平事,我就要管!可不仅为华裔,我为所有人。不过碰巧,我是一个华人。”

        如今,加州的不平事,是在倡导一种本质不平等的社会环境。在华裔最敏感的教育领域,不断偷换概念,以漂亮的“多元化”掩饰“族裔特权”。“华人家庭愿意为教育付出,华人孩子更有一股其它族裔难追平的努力读书劲头,却因此遭打击。因为这些违反常识,与公理相悖的导向,才会有奇奇怪怪的事情出现。” 

        而Saga继续提及的一件怪事儿,是对“平权”的更大讽刺。一位7年级的小学生,画了一幅画,又写了字,以表达类似“所有生命都值得尊重”的意思,被学校停课。家长状告学校,CFER正协助打官司。如果说“平权”真是在追求平等,那么孩子的意思完全正确;如果并非所有生命都值得尊重,那么什么生命才值得尊重?

        哈佛案胜了,自然平等又一次战胜了族裔特权。但是,基于种族的特权,在各领域仍非常活跃,通过不断变化的辞藻,广泛传播、加持,诚如Frank所言,这更接近一场文化之争。反思哈佛案,对于加州人值得思量的是,读大学的目的不是入名校。宪法209的守护者们已给出一个提醒,为所有人捍卫公平的社会机制,在文化之战中坚守公理,方能体现大学的精神。